北方闹饥荒时,为何人们不去抓鱼虾,为何宁可吃草根啃树皮呢?

如题所述

纵观古往今来,一旦发生战争,必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粮食对整个国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会努力发展粮食经济,鼓励百姓种植作物,增加粮食产量,但即使这样,还是每年会有很多地方发生饥荒,甚至有的地方直接逃荒,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寻找食物。

当一个地方爆发饥荒,底层的老百姓没有食物来源的时候,就会出现老百姓挖草根、啃树皮的情况,甚至有的地方饥荒严重,树皮都没有了,可想而知,当发生饥荒的时候,对于底层的老百姓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很多人也是疑问,饥荒一般发生在北方,为何为何人们不去抓鱼虾,反而宁可吃草根啃树皮?

首先,当发生饥荒的时候,如果是靠近深山老林的百姓,对于食物来源是不担心的,毕竟田地里没有粮食,也可以依靠打猎获取粮食,再加上大山里物产丰富,怎么都不可能让百姓饿死。但是对于平原地区的百姓,并没有依靠深山老林,情况可就变得不一样了。

对于平原地区的老百姓来说,主要食物来源就是耕田,在古代的时候,还需要缴纳各种税收,向地主缴纳不菲的租金,真正到农民手里面的粮食可以说只够维持生存,一旦发生干旱等自然灾害,自然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底层的老百姓,而且如果这些自然灾害维持时间过长的话,那么农民直接连维持温饱都困难。当所有的粮食消耗一空之后,为了能够让自己活下去,只能吃草根、啃树皮,甚至很多人实在饿得撑不住了,会去吃“观音土”,或许在现在有着富裕生活的我们来看,吃土这件事只是一种调侃用词,但是在当初那个饥荒年代,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真实发生的,而且情况也不再是少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