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呢?

如题所述

清朝雍正皇帝一生有两个谜团,一个是死亡之谜,一个是登基继位子谜。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大戏。为了争夺皇位的继承权,康熙的九个儿子不惜大打出手,丝毫不顾兄弟之间的亲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雍正采用什么手段登基当皇帝也没有明确的结论。有人说康熙的确是传皇位给了雍正,由于最后胜利者也是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人都却表示不服,还想为皇位据理力争,在康熙的灵前质疑遗诏的真伪,并且也策划很多诡计说明诏书是假的。

在民间坊里,也流传四阿哥胤禛得皇位渠道也是不正确。康熙死之后,张庭玉、隆科多等都是胤禛的心腹,偷偷修改了诏书。原本康熙是选中了十四阿哥胤禵,传位诏书上写的也是他。但顾命大臣隆科多就在诏书上加了一笔,玩文字游戏,把“十”改为了“于”,采取文字游戏与偷梁换柱的方法,让胤禛最后当上了皇帝。

民间这一说法还改编为影视剧,使得很多喜欢看影视剧的观众都认为雍正是谋权篡位的。现在,我们就来分析,在康熙遗诏中,到底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还是“四子”呢?

现在的康熙传位遗诏,收藏在辽宁省的档案馆中,上面也的确写着“传位于四子胤禛”。一部分学者也认为是康熙在驾崩之前,皇十四子胤禵正在率领大军在西北作战,当时康熙身边的隆科多大臣都是雍正的亲信,所以也很可能把“十”改为“于”,借此让雍正皇帝能顺利登基。

我们只要分析雍正做皇子性格,也发觉的确是康熙认为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雍正在当皇子时候,心思敏感,善于察言观色,也非常能隐忍,在众人面前不会表现过多欲望。私底下却能团结很多亲信与大臣,并且也卓有远见。这些都是能做领导的必备的才能,所以康熙也自然想把皇位传位给四阿哥胤禛。

而且,满清也不是汉人政权,也有着满文的语言文字体系。在关系到重要书面文件上,都是用汉语、满语、蒙古语三种文字书写,康熙继位诏书也是用三种语言而写。满文、蒙文、与韩文差别很大,无法通过改一笔就把“十四子”改变为“于四子”。就是汉文,在“于”字在官方文书也是繁体字“於”,也是无法把“十”改变为“於”的。

而且,皇四子胤禛与皇十四子胤禵都是同一个母亲,康熙也给予胤禵军权,借此希望当武将辅助同一兄弟的胤禛。可惜这对同父母的兄弟,却不能续上兄弟情分。但无论怎么说,皇四子胤禛的继承皇位,是合法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十改于”是关于清世宗(雍正帝)流传最广的传说,没有之一!那么,这所谓“十改于”真的存在吗?“干勾于”这个字并不属于简体字,其在中国古代便已经存在,这也是“十改于”传说得以广为流传的最大前提。如果于是简体字,无论一简还是二简,这个传说都无从说起。

清朝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前面说到,于字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因此,“十改于”理论上是可能成立的。但清朝对皇子的称呼却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清朝为了强调皇子身份的尊贵,在口头或书面语中涉及皇子齿序时,通常会称呼皇某子而不是某子或者某皇子。例如潜邸时期的雍正帝,应该叫皇四子而不是四子或者四皇子。换言之,在清朝“传位十四子”的标准写法应该是“传位皇十四子”。如果“十改于”,那就是“传位皇于四子”,显然是说不通的!

满文的问题

除了称呼习惯之外,还有一点我们也无法回避,那就是清朝的正式档案都是满汉双语对照的,著名的道光帝秘密立储诏书就是实证。直到道光年间,传位诏书依然使用满汉双语对照,康熙年间满语使用更加普遍,自然不会例外。汉字十字可以改成于字,满文却是另一套文字系统,十字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改成于字的!综上所述,“十改于”的传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所谓雍正帝篡改遗诏说纯属子虚乌有。

康熙帝传位遗诏实物尚存

前面说到“十改于”站不住脚,实际上无须太多考证,康熙帝的传位遗诏实物并没有遗失,就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满汉对照,很长的一大段文字,并不是简简单单“传位于四子”几个字!既然有实物,那还存在什么争议?其实,这个争议并不是遗诏的内容,而是这道遗诏本身!这道所谓遗诏并不是康熙帝亲笔所写。那么,问题就来了——雍正帝即位之后,玉玺掌握在他手里,伪造出一道“真”遗诏并不困难,仅仅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

现存的康熙帝传位遗诏是真是假

现存康熙帝传位遗诏的真伪问题我们已经无从确认。就遗诏本身而言,纸是真的诏书专用纸张、印也是真的玉玺印、所写内容与真实继承皇位者也是一致的……从这几个层面而言,这就是一份真遗诏!如假包换。可为什么不是康熙帝亲笔所写呢?首先,晚年康熙帝身体违和,或许已经没有什么气力亲自动笔了。其次,彼时不是雍正之后的秘密立储,正式诏书通常情况下都是皇帝口述、专人代笔,并不需要皇帝亲自动笔。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康熙帝根本没有留下书面诏书,传位只是口述。为了留下“实质性证据”,雍正帝事后命人弄出了这么一个东西,但内容应该没有太大出入的。

康熙帝到底准备让谁继承皇位

关于康熙帝原本选定了皇十四子允禵作为继承人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可能性并不大。很多人认定康熙帝选择了允禵,无非是带兵的问题,将那么多军队都交到允禵手里了,难道还不是“继承人”吗?但个人认为,这恰恰否定了允禵是“继承人”的可能性!您见过皇帝去世前把皇位继承人支到千里之外的吗?这里面变数是在太大了,一天都可能使形势发生永久性逆转,更何况是从青海返回北京,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得很多天!等允禵回来,黄花菜早凉了……更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康熙帝不太可能让皇位虚悬那么久等允禵回来。可是,康熙帝并没有提前宣召允禵回京,由此可见允禵并不是康熙属意的继承人。

再就是康熙帝把允禵大军的后援补给“承包”给年羹尧的问题。年羹尧是谁?雍正帝的“奴才”兼大舅哥之一!二人之间既是名义上的主仆,又是实际上的姻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让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等于是从东线和南线两面堵死了允禵的后援补给线。而提拔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的不是别人,正是康熙帝本人!康熙帝是实权皇帝,直到去世手里一直紧握着权柄,潜邸时期的雍正帝还没有能力跳过父亲康熙帝直接任命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更重要的是,川陕搭配在清朝总督中并不常见,更多的是陕甘搭配。陕甘搭配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在南线四川给青海允禵所部“开了天窗”;而川陕搭配则完全堵死了允禵的后路!这种搭配,只要不傻谁都能看得出用心。康熙帝这么搞目的何在?就是让允禵变成纸老虎,不是吗?年羹尧升任川陕总督是在康熙六十年,而这正是康熙帝着手准备身后事的时期!一年之后,康熙帝去世

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可见康熙帝从来就没有准备让允禵继承皇位。那么,又何来“传位十四子”之说呢?

第2个回答  2020-10-21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26
是传位于四子,传位十四子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康熙的遗诏是有满文和汉字的,满文不会有这样的写法。
第4个回答  2020-10-27
应该是传位于四子。清代写的遗照,用满汉两种文字,没法改的,民间传闻不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