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的目的和意义

如题所述

连锁超市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的目的和意义

1.质量

质量是供应商选择的首要参考目标,它也是采供双方合作达成的基本条件。质量指标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赘述,它等同于企业的生命。

质量指标主要是指供应商所供给的各类物资,包括原材料、初级产品或消费品组成部分的质量。通常情况下,采购方在与某家供应商合作之前,必然会考察该供应商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考察活动可能有样品质量检验、实际生产和质量监控流程的参观以及供应商质量控制体系的考评等。

与生产工艺能达到的最高质量水平相比,供应商能够持续保持的质量水平更有意义。当然,如果样品或少量交付的样品质量就很低劣的话,那这个供应商就更不能考虑了。

一般来说,采购物资的质量并非越高越好,关键在于满足企业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如果质量水平过高,需要采购方支付相应的超质量成本,那么高质量可能会成为企业的负担,与企业的产品定位及竞争策略产生冲突。

而在考察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要求方面,采购方关键要看供应企业是否有一套有效执行的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即控制质量的能力。

在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要求上,考察的因素包括质量管理方针、政策、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及落实情况、有无质量管理制度手册、有无质量保证的作业方案和年度质量检验的目标和改善的目标、有无权威评价机构的评鉴等级、是否通过了IS0 9000质量体系认证。

2.价格

在满足质量要求的供应商间选择的时候,采购方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各个供应商的报价。尤其是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标准件,价格更是决定哪几个供应商被选择的最关键指标。

价格因素主要是指供应商所供给的原材料、初级产品或消费品组成部分的价格,供应商的产品价格决定了采购方或说下游企业的产成品的价格以及整条供应链的投入产出比,对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利润率有相应程度的影响。

在采购谈判中,价格经常是采供双方争执和博弈最激励的一个环节。相关调查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的标准是产品质量,其次是价格。虽然近几年来,非质量和价格因素越来越多地被供应商选择的研究人员所关注,但是这两个因素的重要性仍可见一斑。

3.交货能力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摒弃了传统企业与企业竞争的狭隘竞争理念,转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于企业来说,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以及市场都是外在系统,它的变化或波动都会引起企业或供应链的变化或波动,市场的不稳定性会导致供应链各级库存的波动。

而交货提前期的存在又必然造成供应链各级库存变化的滞后性和库存的逐级放大效应。交货提前期越小,库存量的波动越小,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越快,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也越高。由此可见,交货提前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交货能力的概念比交货提前期更为丰富。它包括交货提前期、交货准时性、对采购方变更交货数量和交货时间的反应水平等这些与准时按需交付满足采购方需求物资的所有能力。

交货准时性是指按照采购方所要求的时间和地方,供应商将指定产品准时送到指定地点。如果供应商的交货准时性较低,必定会影响生产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商的销售计划及时机。

沃尔玛为其供应商设定了交货时间窗,每个供应商必须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通常精确到分钟)交付沃尔玛超市所订购的商品,超过时间交付将会被拒绝接收。这一交付条件就考验了供应商的交货准时水平。

4.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因素指的是在采购合同执行过程中,供应商对采购商在物资或设备的使用、残次品的调换、设备使用方法培训、相应故障的排除等方面的帮助,即供应商为采购企业提供质量保证和相应售后服务的所有活动。

如果销售过程中的相关服务跟不上,产生的相关问题会给采购企业带来诸多麻烦,轻者增加企业的物料成本和生产成本,重者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和新设备的上马进度,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现在很多采购企业都很重视客户服务水平这一因素,它已成为供应商选择过程中的另一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1、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 2、合作意味着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场机会共享和风险共担。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