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优等生的目标及方法措施

如题所述

因材施教不仅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整个教育的出发点和培养有个性的现代人才的归宿,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施以破格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冒尖机会,是一项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因此,特制定下述办法:
一.优异生培养目标: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由优异生指导小组根据优异生自身条件,确定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

二.优异生选拔条件: 优异生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术思想丰富,富有求知、探索精神,具体条件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思想进步,作风正派,学年德育测评在班级前八名。
2学习自觉,刻苦勤奋,思维敏捷,方法得当,学习成绩优良,第一、二学年平均学分绩点≥3.7,第三、四学年平均学分绩点≥3.3。
3注重体育,身心健康,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成绩达标。

三.选拔比例控制在每届学生总数的5%以内。

四.选拔方法:

1.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由辅导员或任课教师向院长推荐,推荐名额不限。

2.各系对推荐学生进行初步审核,名单报教务处、学办,由学办审定德、智、体素质测评,教务处组织选拔考试; 选拔考试科目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每门考试时间两小时, 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学后第一个双休日举行。

3.根据德、智、体素质测评及选拔考试成绩,由教务处会同学办提出初选名单。

4.由教务处召开有关院长会议对初选名单进行讨论,确定优异生正式名单,报分管校长批准,张榜公布。

五.综合考核: 为了保证优异生的培养质量,每学年由各院组织优异生指导小组对所培养的优异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凡考核结果不符合选拔条件中任一款条件者予以淘汰。

六.培养方法:

1.优异生培养实行集体导师制,由各院挑选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3~5人组成优异生指导小组。

2.优异生的培养要贯彻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好的原则,实行教学计划单列,前两年到两年半按学科大类打好基础,全校性的公共课程可单独设班,后一年半到两年按各位优异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朝本学科纵深方向发展或在学科结合点上进行培养。 优异生的教学计划由教务处会同各院优异生指导小组联合制订。

3.优异生的教学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允许优异生通过自学参加考试。优异生使用的教材可以选用合适的外文教材。

4.优异生在读期间应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学科竞赛,参与指导教师的一项课题研究,寄发一篇学术论文,每年有一定时间参加社会或科研实践,各院和指导教师应精心安排,并列入教学计划内。

5.要为优异生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⑴在图书借阅方面享受硕士研究生的待遇。 ⑵实验室对优异生开放,优异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行设计自已动手进行实验。 ⑶每年提供若干免费上机机时。 ⑷每年提供若干资料费。

七.优异生享有的待遇:

1.凡毕业前最后两学年连续选拔为优异生者,毕业时颁发优秀毕业生证书,并享有优秀毕业生相应的待遇。

2.推荐免试直升攻读硕士学位。

3.允许并鼓励学有余力的特优学生提前选听硕士研究生课程。本科学习期间选修研究生的课程合格,在录取为本校研究生后,可计入研究生学习期的学分。

4.利用七校联合办学优势,为优异生选读其它六校课程创造条件。

5.对提前修满学分的优异生,允许其提前毕业。

八.优异生培养从95级开始,请各院制定好各专业的优异生培养教学计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1.学习动机的培养.
在这方面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树立什么远大的理想,唱高调.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习改变命运”为载体,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引导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2. 坚韧意志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学生可能由于一次成绩的优异而沾沾自喜,也可能由于一次成绩的降低而情绪低落.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 要从思想上加以指导,提高他们抵抗压力的意志.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3. 良好习惯的培养.
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听课,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记忆等,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书写解题步骤,规范解题过程.
二、 能力的培养
第一招:目标不宜过高从多拿1分做起
尖子生的培养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积累。如果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一般来讲不太可能,但是"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却容易做到。千万不要小看卷面上的1分,高分与低分,有时就是一分之差。
很多学生意识不到"1分"的重要性,定的目标太高,结果实现不了,还打击了自信心。其实只要每科努力提高1分,总成绩就会是一个大的进步。
第2个回答  2020-11-14
1、重视思想教育,把“优等生”引向阳关大道。对优等生的培养,我们应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能在学习中“一专多能”,将来才能真正担当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重任。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如《名人传》、《钢铁是怎样锻成的》等,让“优等生”们能在“保尔”的坚毅拼搏、“孔融”的关爱他人精神的感召下健康成长。

2、利用班主任的期望效应。

教育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小学班级里进行了一次测验。然后把测验的结果封存起来。只是告诉班主任其中某几个学生将来可能会有所作为。几年以后。果然那几个学生表现出众,再拿出当年的试卷。发现这几个同学与他人无异。原来罗森塔尔当初只是随机地点了这几个学生,真正让他们发生改变的是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注。班主任想,既然专家经过测试发现这几个学生有潜力,那么他们一定不同寻常,于是老师总是会注意发现这几个学生的优点和潜力。给他们很高的期望。结果真的使这几个学生变得出类拔萃了。这一结果,是从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这种由教师的期望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符合期望的效应,就叫“期望效应”。

作为班主任要合理利用期望效应。我总是对班里的优等生说,我和课任教师都对你们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凭你们良好的自身条件,只要你们再加把劲,你们一定能超越(3)班的校嘉翼,(10)班的姚瑞琦。班主任将自己的期望和态度或明或暗地传递给他们,并且一直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种对优等生的高期望可以有效给予学生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会按照期望的方式来调动学习的动力和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较高的自律能力,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学习。

3、坚持“响鼓要用重锤敲”的原则

对优等生的教育要高标准、严要求,决不能只看到其优点,偏袒其缺点,更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优等生的惟一尺度,从而在“一俊遮百丑”的思想影响下,放松对他们思想品德上的要求。例如,我班上的安国龙、赵润生同学,尽管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学生反映两人骄傲自满,别人请教问题时总爱理不理,我得知情况后,找两人谈话,给他们讲孙膑庞涓的故事,并把他们的成绩与(3)班的杨美茹、贾振宇作对比,使他们懂得了“天外有天,人中有人”的道理,改掉了骄傲的恶习。

4、运用激励机制

(1)、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总是对学生讲,我班的张颖、陈卓、姚旭等同学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班会课上让他们给大家讲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平日里把他们的家庭、学校作业给大家作展示;家长会上对家长讲他们的学习情况。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要把这些同学树立成典型、榜样,让全班同学去学习,我发现班内有很多同学悄悄的和他们在竞争,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班里渐渐地涌现出了更多这样的优等生。

(2)、表扬激励法。表扬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能使自卑者看到希望,增强自信,鼓起勇气;使优秀者强化自身,更上一层楼。我在每次考试后除对优秀班干部、小组长、进步学生等奖励外,特别设置了学习成绩前5名奖,单科第一名奖,并亲自书写班主任寄语,班会课上隆重颁奖并致颁奖词,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激励更多的学生走进优等生的行列。
第3个回答  2021-08-02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keIButjmkyxBJCoanTctg

提取码:rj7q

     优等生养成课,国际亲子教育专20年实践心得,科学解决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40堂课彻底搞定不爱学习的孩子!主讲黄静洁:中西合璧亲子专家,亲历中、美两地教育20年;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特聘“实践导师”;冰心奖获奖作品、超级畅销书《父母的格局》作者;法国五大国宝级博物馆中国首档艺术教育在线课程 特约主讲老师;奥斯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得主、著名音乐家谭盾的夫人;“父母堂”和“小阅迷”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