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农历转换

如题所述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农历5月十九 己丑年 庚午月 丁亥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2
公历:1997年12月21日星期日射手座
农历:牛年
冬月
廿二日
公历:1996年9月9日星期一处女座
农历:鼠年
七月
廿七日
第2个回答  2013-09-13
2009年6月11日,星期四
第3个回答  2013-09-13
公历6月11日。
第4个回答  2013-09-13
回历、公历、农历的换算
(128 × 365+31)日÷ 128年= 365.2421875日/年
可见共置闰精度远高于现代的公历。
2.换算中一日误差之订正
《历法丛谈》以回历1387年为例,求算合公历之年月日。
解1:1387 × 0.970224+621.5774=1967.278088年
0.278088年 × 365.2422日=101.569日公历累计日数为101.57日可视为4月11日或4月12日。究竟是哪一日,当依两历在公历4月11日或12日间所具有同一的星期序数以订正。
依回历岁首星期序数计算公式:
[(138-1)×131+164] ÷30=6057,余20
6057÷7=865,余 2
故回历1387年元旦为星期2。(表)
<img src=/wenxian/lunwen/images/00-2-p129.gif>
按公历自1583年元旦(星期六)至1967年4月11日,共历:
1967-1583=384年,在这384年中依格列高利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加一闰日的规则共历93个闰日,又1967年元旦后一日起至4月11日又需加 100日,则
(384 × 365+93+100+6)÷ 7=140359+7=2001,余 2余2即星期2,故回历1387年元旦在公历1967年4月11日。
因公历计算星期日数采用数据较多,计算时难免有所遗漏,现引人公历日期与星期推算表阿),供参考。
应用此表查找公元1967年4月11日星期序数步骤如下:
先在本表年份表前二位数字栏目中,查到19二字所在的位置;
再在年份表后二位数字栏目中查到67二字所在位置,自19二字处平行右移,67二字处垂直下移,二者在英文大写字母栏目中相交于字母G处;
再自月份表栏目中查到4月,自4月所在位置平行左移,查到G在4月栏目所在位置;
自日期栏目查到11日所在位置,自此位置平行右移,使与4月份栏目G在星期表相交处知为星期二,结果与回历计算所得相同。故知回历 1387年元旦确为公历1967年4月11日,而不是12日。
在换算中所得公历日数常多于31日,甚至常在200—300日或更多,需要将此数化为该年的月日时,可用下列两表。

表3 公历月份及其累计日数
<img src=/wenxian/lunwen/images/00-2-p130.gif>

三 公历换算为回历

将回历换算为公历的算式移项,整理,即可得到公历换算为国历的算式
(公历纪年一621.5691)÷0.9702=回历年月日(儒略历)……………………………………………(5)
(公历纪年一621.5774)÷0.970224=回历年月日(格氏历)…………………………………………(6)
无论回历换算为公历或相反,大体都有一日之差,以星期序数订正时,回历换算为公历,以回历的星期序数为准;相反,以公历的星期序数为准。

四 国历或公历换算为中国农历

1.回历换算为农历
仅管中国农历各年在年内月数日数都不是一个相对的稳定值,给回历与公历换算为农历上带来较多的困难,但仍然可以换算。中国农历为阴阳合历,在月份上与回历同属太阴历,惟回历每月以见新月为一月之始,其日约迟于农历合朔(初一日)1—2日乃至3日,因此只要查清二者在月份上关系,便可将回历换算为中国农历。马以愚先生称:“回教纪年及斋戒之月,均依太阴历。中国昔用夏正(即农历),有闰之年,年为十三月。故斋戒之月,遇闰则连退。如今岁斋戒值夏正之九月,岁逢闰,改岁当以八月为斋。”[8]故若求得积年及所历大阴历的月数,即可依农历十九年而有七个闰月的规律,将农历换算为回历,其日当有l——2日之差。
计算举例:已知西域鲁穆马依泽公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应召人华编修《应天历》,并将伊斯兰天文传人中国,他的事迹已收人《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9]与《中国回族大词典》[10]等,被列为伊斯兰与中国回族之大事。据《怀宁马氏宗谱》记载,依泽公应召人华时年已四十,生于回历勒比阿立勿里月(拉比尔·奥沃勒月,即回历三月)第二十日,故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五月初十日。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八月十三日奉旨授世袭候爵兼司天监。求依泽公生于公历与农历的年月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