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有哪些民俗

河南信阳有哪些民俗

信阳市光山县、潢川县、商城县、新县(除箭河,郭家河等地外)一带有正月十五到自家坟地给逝去的亲人送灯的习俗,每年这一天,不管离家有多远,人们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家,就是为了在亲人坟前送上一盏灯,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感恩。

当地有“正月十五大似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说法,就是过年可以不回,但正月十五必须回,可见送灯的隆重。

十五送灯是光州地区(今信阳市潢川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一带独有的传统民间习俗,送灯的习俗据说是从明初开始的,相传这一习俗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送灯习俗成为光山、潢川、商城、新县一带最隆重的纪念祖先的一种仪式。

扩展资料

信阳饮食:信阳绝大部分地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为典型的江淮地区,是河南省唯一以米为主食的地区。在各种饮食习惯及烹饪技法上也都是具有江淮特色。

信阳菜历经千年积淀和发展,以原汁原味、鲜香酥爽的独特风格而香动全国16省56市。罗山大肠汤、商城桶鲜鱼、信阳胡辣汤、信阳糍粑、潢川光州贡面、潢川甲鱼、潢川黄岗鱼汤、鸡蛋灌饼等。信阳盛产南湾鱼,信阳烤鱼自然成为信阳的著名小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0

第2个回答  2020-03-17
rfdff gdfddrdfgdfhdchjthh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信阳婚嫁习俗:
定亲:通常由男方请媒人提媒,备礼传送庚帖,帖上有男子生辰八字。女方接帖后,将其同女子的八字合在一起推算。若相和即回简应允,名为允帖,视为正式定亲。定亲后,男方或男女双方设宴谢媒,备礼相送,谓之喝定亲酒。婚约既定,不能更改,遇节日和红白事还要相互往来。 .
择吉:俗称下日子,即男方向女方请求婚期。先请阴阳先生算出吉日,忌单日、晦日,尚双月双日,以花朝节和腊八节的日子最多。选好后,用红纸写上喜日,备礼由媒人送至女方。女方若无异议,双方着手各项婚事的准备。
备婚:男方修建新房,装饰室内,女方购置嫁妆。嫁妆有全嫁、半嫁之分。全嫁者箱柜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兴旺之意;半嫁则各样两套,象征成双成对。中等人家多置全嫁,农户以半嫁者居多。豪富置超全嫁妆,极尽奢华。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备大礼送至女方家中,内有大肉、鸡、鹅、衣物等。潢川县南部在迎亲前两日,过礼必有1只公鸡,女方须回1只母鸡,而在县北部则分别为公鹅、母鹅。商城县在迎亲前日,男方要在自家院中进行暖轿仪式,晚上宾客满坐,喝暖房酒。新县等地,新婚前夜由牵娘睡在新床上暖床。
迎娶:迎亲的时间,淮滨、固始、息县等地均在凌晨或清晨,潢川、商城县城关在午夜。是日,男家洞房、中堂、门、窗及树干张贴大红“囍”字,有正贴和倒贴,倒贴者取“喜到”之意。迎亲时,男方备彩轿至女家接亲。新娘则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开脸”,用两根线绞除脸上汗毛;穿戴整齐,头顶褡头后入轿。入轿方式各地略有不同,商城县新娘入轿前,先在准备好的清水桶上略坐片刻,再由叔或兄抱上轿;罗山县由新娘兄长背上轿;潢川有些地方由亲属抱上轿,轿中另坐一男童压轿。启轿后,鼓乐先导,一路吹吹打打,不时鸣放鞭炮。新郎由鼓乐相伴迎至中途。轿至男家,红毡铺地,新娘由牵娘相扶出轿,沿红毡至中堂行礼。新县、息县、潢川等地有新娘哭嫁习惯,即从入轿到男家,新娘一直哭啼哽咽。在潢川,花轿行程中若遇其他花轿,新娘须互换裤带;入婆家门时,新娘要跨过马鞍,并授以宝瓶抱子,意味着日后生活稳定、平安。
饮食习俗:
与河南其他区域不同的是,信阳不是以吃面食为主,日常主食是大米。信阳被誉为“河南的小江南”,这个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是由于信阳气候温润,处在南北分界线淮河边上,信阳的山水是出了名的好,所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信阳女孩的皮肤普遍都比较好,虽说不一定个个都是美女,可是个个都很水灵。
另一个就是喝茶。非常典型的习俗是喝绿茶,可以说对在信阳人的概念里,喝水其实说的就是喝茶,特别是当有人去家里串门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泡茶给客人喝,这是一种礼俗,并且对待尊贵的客人,他们会拿出自己收藏的最好的信阳茶叶泡茶给你喝,以示热情。
曲艺:

信阳灶戏,是信阳特有的民间曲种,其唱腔音乐与端公祭神唱的"灶书"唱腔相近,修称"
唱灶"。它最早流行于固始东乡、北乡的罗集、分水、蒋集、往流等地乡村的木匠群体中,
至今约150年历史,其代表曲目为《郭丁香》。活动鼎盛时期,即清末至民国年间才在固始县毗邻的商城县、潢川县、淮滨县和安微省的霍邱县、阜南县、金寨县等部分区域流。五十年代,灶戏还在农村时有演出,此后随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的改变而逐步走向衰亡。如今除七十岁以上的艺人和六十岁以上的群众,懂它的声腔音乐和表演形式、主要剧目外,中、青年一代知晓者已寥寥无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