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的药性是什么

大家都说,蒜具有解毒、杀菌作用。吃药者不能吃蒜。为什么呢?!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蒜集100多种药用和保健成分于一身,其中含硫挥发物43种,硫化亚磺酸(如大蒜素)酯类13种、氨基酸9种、肽类8种、甙类12种、酶类11种。另外,蒜氨酸是大蒜独具的成分,当它进入血液时便成为大蒜素,这种大蒜素即使稀释10万倍仍能在瞬间杀死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流感病毒等。蒜素与维生素B1结合可产生蒜硫胺素,具有消除疲劳、增强体力的奇效。大蒜含有的肌酸酐是参与肌肉活动不可缺少的成分,对精液的生成也有作用,可使精子数量大增,所谓吃大蒜精力旺盛即指此而言。大蒜还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故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有一定疗效。大蒜外用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去除皮肤的老化角质层,软化皮肤并增强其弹性,还可防日晒、防黑色素沉积,去色斑增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大蒜可阻断亚硝胺类致癌物在体内的合成,到目前为止,其防癌效果在40多种蔬菜、水果中,按金字塔排列,大蒜位于塔顶。在大蒜100多种成分中,其中几十种成分都有单独的抗癌作用。 动脑多吃葱和蒜 葱和蒜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新近的研究又发现,常食葱和蒜,还能降血脂、降血糖及降血压,甚至可以补脑。 人的大脑活动所需能量是葡萄糖所提供的,而葡萄糖转变为能量则又离不开维生素B1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只有葡萄糖而没有维生素B1的作用,葡萄糖也就无法转变为供给脑的能量。相反,会使糖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堆积在大脑内,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研究者发现,只要把蒜和少许的维生素B1放在一起,即可产生一种叫做“蒜胺”的物质,而蒜胺的作用,在增强维生素B1作用的同时,且比维生素B1的作用还要强。 葱里含有一种物质,若经常食用,这种物质就会起到舒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防治血压升高所致的头晕。 蒜汁可止痒 如果患了皮肤湿疹、癣和皮炎等,涂抹蒜汁能解除奇痒。将半头大蒜(最好是红皮蒜或独头蒜)去皮切碎,放到—块8~10厘米见方的纱布上,将蒜末包起来,用橡皮圈将口扎紧,再放到案板上,隔着布将蒜捣烂。将蒜汁涂在患处,瘙痒能立刻消除。皮肤挠破处,涂后有微痛,片刻后即不痛。蒜包用过几次变干,泡在水里揉搓一番,可再用一两次。千万不要小瞧了葱和蒜,它们对 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呼吸道疾病 有积极的作用。 葱,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健胃、发汗、去痰、杀菌之功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1、B2、C,矿物质、钙、磷、铁、镁及植物纤维。 提醒:不可与蜂蜜、大枣、杨梅、野鸡、地黄、常山、首乌等同时食用。 蒜,性温、味辛,可健胃、杀菌、散寒。适合于肺病患者食用,大蒜防病宜生用。由于具有显著的广谱抗菌作用,所以对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提醒:食用生蒜不宜过多,阴虚火旺(如面红,午后低热,口干便秘,烦热等)、胃溃疡、慢性胃炎者要忌食,且不可与蜂蜜同食。百合科草本植物大蒜的鳞茎。又称葫、葫蒜、荤菜、有独蒜、多瓣和紫皮、白皮的不同。以独头紫者为好。故方书又有独头蒜、独蒜之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5月叶枯时采取。剥去膜质鳞被,洗净用。 [性能]味辛、甘,性温。能温中健胃,消食理气,解毒杀虫。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C,胡萝卜素、糖类;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大蒜新素。此外,尚含大蒜甙。 本品有多种药理作用:能刺激胃粘膜,促进胃蠕动及胃酸分泌,起健胃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抑制或杀灭作用,对白色念珠菌、隐球菌及多种霉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又能抑制或杀来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腹腔注射大蒜水溶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效果,粗提物对大鼠腹水肉瘤的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大蒜甙能降低血压,大蒜油能降低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又经血清脂蛋白β/α值测定,发现大蒜油能防止α-脂蛋白下降,防止β-脂蛋白的上升,故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用途]用于脘腹冷痛,饮食积滞,饮食不洁或食物中毒,呕吐腹泻,肠胃不和,痢疾;蛲虫病,钩虫病;肺痨(肺结核),百日咳。现代又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流感,流脑等。 [用法]生食、煨食、煮粥、煎汤,或捣泥、为丸服。 [用法]生食有明显的刺激性,可引起口、舌灼痛感、恶心等。吃蒜还能产生口臭。大量服用,可减少胃液分泌。 抗菌、抗原虫的作用,一般以紫皮蒜强于白皮蒜,生用强于熟用。 凡肺、胃有热,血虚目昏,以及狐臭病人均忌用。 [编辑本段]附方 1,制大蒜:醋浸大蒜、腌制大蒜或煮大蒜,任选一种。每次10g,嚼服,温水送下。 源于《濒湖集简方》(醋制大蒜)、《兵部手集方》(煮大蒜)等。有温中健胃、消食理气之功,作用和缓,有效。用于脘腹冷痛,或少食胀满等。 2,煨大蒜:大蒜连皮10~12g,放火灰中煨熟,剥皮后嚼食。 本品用解毒止痢和杀虫作用。可和于痢疾或腹泻,钩虫病,蛲虫病(将大蒜捣烂或切碎,白糖开水送服亦可)。治阿米巴痢疾、蛲虫病时,又须配合外治(灌肠或涂肛用)。 3,大蒜白及粥:大蒜(去皮)25~30g,放沸水中煮1~2分钟后取出,另以糯米(或粳米)30g放入煮粥,粥成再将原蒜瓣放入,混匀,1次服;服时,送服白及粉3g,每日早晚各服1次,连服3月。 本方有良好的抗痨作用。用于治疗肺结核,能使病灶大部分或部分吸收。 4,大蒜糖溶液:大蒜15~30g,去皮捣烂,用开水浸泡4~5小时,或加水一碗煮1~2沸,滤取其汁,加白糖适量,分2~3次服用。 本方有镇咳、祛痰的效果。用于百日咳较有效;也可用于感冒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 5,生大蒜:大蒜(去皮)5~10g,15岁以下减半。每天1次,在进餐时同食,连用3天。 本方用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食用后能使带菌阳性率降低,剂量大者效果更明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