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是怎样成立的

如题所述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地区的综合性运动竞赛会,也是亚洲体坛最大的盛会,由亚洲运动联合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同一些世界级体育圣会,例如奥运会、世界杯一样,每4年举行一次。亚运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1911年由菲律宾体育协会发起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举行。先后共举行了10届,1937年因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止。1948年,参加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亚洲体育界人士协商,倡仪重新恢复远东运动会,并扩大规模,改称亚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时间正好与奥运会错开。1951年3月,第一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当时只有489人参加。到1978年第8届时,参加人数已超过了4000人。目前,亚洲运动员已成为世界体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中国更是世界的体育大国和亚洲的佼佼者。 1948年7月伦敦194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4届奥运会举行期间,中国与菲律宾体育人士欲恢复远东运动会,并与亚洲各国体育人士商讨。当时印度体育领导人古鲁桑迪认为远东运动会不足以体现亚洲体育运动的水平和亚洲人民团结精神,主张创办一个所有亚洲国家的亚洲运动会。他遍访了来伦敦参加奥运会的亚洲国家体育代表,并邀请了韩国、中国、菲律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召开了关于成立亚洲体育运动组织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起草亚洲运动会有关文件和章程并确定于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因印度国内原因,运动会延至1951年举行)。1949年2月,亚洲国家体育组织代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亚洲业余体育联合会”(后更名为“亚洲运动会联合会”,1981年改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许多国家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随着战争创伤的平复,人民生活日趋安定,体育运动也逐渐活跃起来。因战争中断了1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又恢复举行。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亚洲体育界人士产生了组建一个统一的亚洲体育领导机构,以推动亚洲体育运动发展的积极愿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7
广州申办亚运会来龙去脉
2004年4月13日13:36

■内幕揭秘

明天,亚奥理事会评估团将抵达广州,对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这标志着广州的申亚工作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在申办亚运会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评估团的考察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为了迎接这一步的来临,广东省和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体育工作者却为此付出了17年的努力。其实,早在1987年广东成功举办六运会后,广州就有了申办亚运会的最初意向……

六运会初尝承办大赛甜头

1987年,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东举行,这是广东首次承办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为了迎接六运会的成功举办,作为主赛场的广州市大兴土木,修建了天河体育中心等一大批现代化体育场馆。广州的体育设施一下子跃居全国领先地位。

在成功承办六运会的过程中,广东体育工作者承办大型运动会的智慧得到初步体现。他们在全国首创了集资办大赛的先河,开创了综合性运动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路子;首次把全运会下放到地级市,甚至珠三角的某些镇也承办过其中的一些单项比赛。六运会极大地调动了全省人民办大赛的积极性。

六运会为广东赢来一片赞誉声。当时的国家体委和国际奥委会官员均对广东承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能力给予充分肯定。而六运会给广东特别是广州市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令初尝大赛甜头的广州有了承办亚运会的打算。当时,广州觉得自己在体育设施和经济能力上已经有举办亚运会的条件和能力,但是那时北京已经拿下1990年第11届亚运会的主办权,广州在稍后10年内办亚运已没有可能。省委、省政府指示,目前申办亚运会的时机还不成熟,广州在六运会后要做的工作是向国家体委争取承办更多的国际性大赛,提高广州城市知名度和丰富承办大赛经验,等待申办亚运会的最佳时机。

九运场馆建设已为亚运着想

2001年11月,全运会在时隔14年之后再一次由广东承办。在承办九运会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决策人物不仅仅是盯着眼前的全运会,他们的目光已提前为2010年亚运会开始筹划了。

如果秉着节约的原则,六运会时修建的天河体育中心只要稍加维修改建,投入不到1亿就可满足九运会开幕式和主会场的需要。但省里考虑到广州申办亚运会的需要,决定投资近15个亿在黄村修建规模更加宏大、能容纳8万人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而承办九运会闭幕式的广州市,也另起炉灶在白云山下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广州体育馆,该馆能容纳1万观众,是国内惟一能承办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体育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和广州新体育馆,目前已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它也是国内目前最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前来出席九运会开幕式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数十名国际奥委会官员,无不对广州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和广州承办大赛的水平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广州有能力争办更高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九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在被问及广州是否有承办亚运会的能力时说,广州已经基本具备了申办亚运会的实力。之所以说基本具备,是因为如果广州承办亚运会,也是7年以后的事情了,目前先进的体育设施到时可能会稍嫌落后,需要作一些更新和改进。假设广州现在就举办亚运会,那广州就完全具备了承办的能力。

穗人大代表提交申亚提案

九运会成功闭幕之时,也正是广州市三年一小变告捷之际。九运会给广州带来的又一次巨变,让市民充分认识到了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给广州带来的商机和好处。也就在九运会举行之年,广州市人大代表首次提出了要广州市申办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提案。

2002年釜山亚运会期间,广州市部分人大代表再次建议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或者2009年东亚运动会,以及在本世纪中叶申办奥运会。市人大常委会马上将议案转到了市体育局,市体育局表示将立即跟进这项工作。

接到人大议案后,市体育局迅速与省、市有关部门作了沟通。并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广州市申办亚运会的前期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2002年 12月18日,在以广州市政府名义召开的2002年广州市体育工作会议上,市领导再次肯定了申办亚运会对广州市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申亚工作作了进一步的指示。广州市体育局党委立即成立了由局长刘江南任组长的“申办工作小组”。这标志着广州市正式全面启动了申办亚运的工作。

去年底,广州市成为国内第一个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申办2010年亚运会报告的城市。

许德立率团游说亚奥理事会

广州申办亚运会要想成功,必须得到亚奥理事会各成员的支持。在国内加紧筹备工作的同时,省和广州市领导也通过一切外交手段,向亚奥理事会成员宣传广州申亚行动。其中,副省长许德立的率团游说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外交部的高度重视下,,省和广州市联手认真制定了申亚对外联络计划。从去年10月开始至今,以副省长许德立为团长的申亚体育代表团,出访了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菲律宾、孟加拉、马尔代夫、科威特、沙特、卡塔尔、巴基斯坦等 10个国家,会见了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及10国的奥委会员。还利用参加亚非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执委会、东亚地区奥委会论坛、南亚运动会等机会,想方设法分别与越南、老挝、新加坡、不丹、斯里兰卡等19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数十名奥委会官员进行了交流,为正式提出申亚和全面启动申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月31日,广东申亚代表团专程赴科威特亚奥理事会总部,递交了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完美、充分反映广州综合实力及办会主题的《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报告书》。此时,广州的申亚工作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亚奥理事会评估团来穗考察这股东风了。
第2个回答  2010-08-12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举行期间,中国与菲律宾体育人士欲恢复远东运动会,并与亚洲各国体育人士商讨。当时印度体育领导人古鲁桑迪认为远东运动会不足以体现亚洲体育运动的水平和亚洲人民团结精神,主张创办一个所有亚洲国家参加的亚洲运动会。他遍访了来伦敦参加奥运会的亚洲国家体育代表,并邀请了韩国、中国、菲律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召开了关于成立亚洲体育运动组织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起草亚洲运动会有关文件和章程,并确定于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后因印度国内原因延期至1951年举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1-10
亚洲运动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1911年由菲律宾体育协会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举行。远东运动会先后共举行了10届,1937年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而中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许多国家先后摆脱了殖民的统治,获得了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随着战争创伤的平复,人民生活日趋安定,体育运动也逐渐活跃起来。因战争而中断了1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又再次恢复举行。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亚洲体育界人士产生了组建一个统一的亚洲体育领导机构,以推动亚洲体育运动发展的愿望。1948年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中国与菲律宾的体育界人士计划恢复远东运动会,并与亚洲各国体育界人士商讨。当时的印度体育界领导人古鲁桑迪认为远东运动会不足以体现亚洲体育运动的水平和亚洲人民的团结精神,主张创办一个亚洲所有国家参加的亚洲运动会。他遍访了来伦敦参加本届奥运会的亚洲国家体育界代表,并邀请了13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召开了关于成立亚洲体育运动组织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起草亚洲运动会的有关文件和章程,并确定于1949年02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因印度国内原因,这届运动会延期至1951年举行。
1949年02月,亚洲各国体育界代表在新德里召开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亚洲业余体育联合会”。该联合会后来更名为“亚洲运动会联合会”,1981年更名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至今。1951年03月,第1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当时只有489人参加。到1978年第8届时,参加人数已超过了4000人。亚洲运动员已成为世界体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中国更是世界的体育大国和亚洲的体育霸主。
第4个回答  2010-08-09
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