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中霜冻和雾、雨夹雪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天气预报中雾和霜的图标如图所示:

雾是由悬浮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对人体不产生损害。

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近些年来,“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而霾也常常引发交通事故。霾会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

天气预报常用术语:

晴: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对农作物有影响。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凇),常坠断电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大风:用风矢表示,有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风羽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的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的右侧(北半球)。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天气网-天气图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气预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20

天气预报中描述的霜冻、雾、雨夹雪是三种不同的气象现象,它们的成因和特点各不相同:1、霜冻:霜冻一般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接触到的空气温度低于冰点(0°C或32°F)时,水蒸气直接凝结成霜,形成白色冰晶沉积在地面或物体上。霜冻主要是冷空气造成的,通常在秋末冬初或春季出现。2、雾: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这些水滴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或更短。雾的形成通常与空气湿度较高、温度较低以及静稳的大气状态有关。雾会阻碍视线,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3、雨夹雪:雨夹雪又称作冻雨,是在气温略高于冰点的情况下,雨水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更冷的空气而部分或全部转化为冰晶,形成半融化状态的固态降水。雨夹雪可能会在气温波动的春秋季节出现,有时会导致道路湿滑,增加交通事故风险。总之,霜冻涉及到温度低于冰点时水蒸气的直接凝华;雾是由于大量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的能见度降低;而雨夹雪则是雨水在下落途中遇冷凝固的过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