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辛勤培养13个孩子成博士,为何不愿留在国内全部定居美国?

如题所述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曾经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并非能做到十全十美,那些看似辛劳的背后,却存在着教育的缺失。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例这样的故事,或许我们能从中获得一些思考。


1897年,王淑珍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中。她自幼生活优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眼界开阔,并非当时那些传统不识字的女子可以相比的。到了适婚年龄,王淑珍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当地有名的富商李浩民。李浩民是做粮行生意的,婚后两人的生活也幸福美满。

没多久,王淑珍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上。她照料公婆,还接连生育了13个孩子,因丈夫李浩明将所有重心都放在工作上,因此这13个孩子的教育都是王淑珍一人在教导。除了照顾孩子们的日常起居生活,王淑珍在对待孩子们的学业上更是一丝不苟。

她常常泡一壶茶,一边看书,一边督促孩子们做功课。而在母亲严厉的教育下,这13个孩子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这令王淑珍十分欣慰。1947年,李浩民为了开拓事业新版图,举家搬迁至台湾,并在市中心买了一栋房子。

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家里招了一个保姆,加上居住地点离学校很近,上学十分方便,王淑珍一下子清闲了很多。但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轻松的王淑珍却没有想到,一则巨大的噩耗正在等着她。

1949年,李浩民在乘坐轮船返回台湾时,不幸遇难去世。得知此消息的王淑珍感觉到了晴天霹雳,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也被迫切断了所有的经济来源。虽然,丈夫留下了一些资产,但要养活13个孩子,谈何容易?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开销,王淑珍果断卖掉了房子,搬到了更为偏僻的郊区居住。在她看来,宁愿让孩子们在生活方面苦一些,也不能在教育上有任何缺失。尽管孩子们每日需要走十几里路去上学,王淑珍依旧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此外,在空闲时期,为了贴补家用,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王淑珍,开始给别人带孩子、打零工、洗衣服做饭来挣钱。在王淑珍的努力下,13个孩子个个都没有落下学业,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路遥遥领先,最终全部考上了博士。


但令人遗憾的是,王淑珍的13个孩子并未在学业有成之后,回国报效祖国,而是全部选择了定居美国,成为美国各领域的佼佼者。不仅于此,在王淑珍62岁时,也决定出国养老。虽然年事已高,但她毅然靠自学英语通过了考试,从此也定居在美国。

我们常说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并非单一的,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不懂得报效祖国,这样的教育似乎也不能称之为成功。对此,而对于王淑珍教育孩子的事情,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这是因为很多博士,他对学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他们一般喜欢在美国这样的国家进行科学研究,能够更加的展现他们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21-03-07
我觉得可能是他们比较喜欢美国的生存环境和方式,所以才会全部定居在美国。
第3个回答  2021-03-07
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美国的风云人物。也习惯了在国外的生活,所以现在一直为国外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