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姓氏的由来是什么?

如题所述

夏姓氏的由来:出自姒姓、出自妫姓、改赐姓、得姓始祖夏启。

1、出自姒姓:在帝尧时期,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做梦时吃了薏苡,然后生下禹,所以帝尧就赐禹以妫为姓。后来,禹治好了水患,还大力发展了农业,为了奖励他的成就,舜就封他为夏,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

2、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3、改赐姓:台湾土著哈也湾氏改姓夏;明时元人齐噜台被赐名夏贵;土家、蒙古、回、满等族有夏姓。 

4、得姓始祖夏启:帝禹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启打破禅让制而即位,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四百年,共传十三代,十六王,末帝夏桀暴虐无道,国人怨恨,而此时黄帝子姓后裔商汤却因仁德,深受拥戴。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姓。夏启因开国君主之位,而被奉为夏姓得姓始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0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

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

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五位的大姓。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回族中的夏姓。

回,以奉帝舜之宗祀。至简公时,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蒙古;土家。史称胡公满,称为夏征舒。春秋时,其后裔以夏为姓,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共传13代,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姓氏源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