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数据营销,如何利用大数据发现商机,靠大数据

如题所述

这里我把大数据的核心价值理解为核心商业价值。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煤炭为基础,蒸汽机和印刷术为标志,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石油为基础,内燃机和电信技术为标志,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核能基础,互联网技术为标志,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数据和内容作为互联网的核心为标志。
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型行业,谁率先与互联网融合成功,能够从大数据的金矿中发现暗藏的规律,就能够抢占先机,成为技术改革的标志。
四个月前,《网络安全法》以及最新刑事司法解释正式施行,信息安全尤其是个人隐私保护问题被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当时写了《分水岭:6月1号起,大数据进入下半场!》。
几个月过去了,据媒体报道,有数十家做大数据的公司因涉嫌数据信息安全被约谈或者协助调查,很多数据查询访问接口关停,有人惊呼"大数据行业进入冰封时代"。
但更多的大数据从业人士认为那些倒卖数据的企业是挂羊头卖狗肉,对大数据的名声和产业空间伤害非常大,对整顿拍手称快,认为唯有如此,才能让大数据产业走得更远。
喧闹过后,要冷静思考。不做倒卖数据出售隐私信息,生意应该如何做呢?这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大数据产业的战略选择。
未来的盈利模式
以《网络安全法》为代表,国家严厉打击倒卖客户隐私信息的行为,斩断了数据简单变现的发展模式,目的是推动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然而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视角看,如果产业链的各个玩家不尽快做出战略选择,那么未来也是死路一条。
做"大而全"的大数据平台是赚大钱的生意经,核心价值是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其价值体现则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由于不能直接售卖个人数据和信息,因此数据变现多以行业报告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将成为平台直接创造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虽然数据来自于个体,但是由于报告呈现的是宏观整体数据,收益也是汇总加工之后产生的,并不受单个数据的影响,完全可以规避法律风险,成为大数据平台名正言顺的收入。
而且,如果大数据平台里有相应的数据,不排除根据企业的要求为其提供指定的"竞品分析报告",比如运营商的大数据平台给腾讯做一份优酷视频的使用情况分析报告,也是合法的生意。
除了发布或提供报告,大数据平台的价值更多地通过间接方式来实现,也就是为数据分析应用提供数据服务。所以致力于建设大数据平台的企业要做好与应用企业的协作,如果应用发展不起来,大数据平台也活不下去——光靠卖报告是养不活大数据平台的。
大数据玩家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就是做应用,相信未来会有很多以此为生的小而美的企业。这些企业或者在技术(算法、模型)方面有过人之处,或者在业务(营销、运维)方面有一技之长,总之是靠突出的专业性优势而存在,同时由于规模小,成本低,因此可以快速呈现价值,也可以快速调整以适应变化。
无论是做大而全的大数据平台,还是做小而美的应用企业,适逢大数据发展的热潮,都有成功的机会。但这是两类不同的发展模式,笔者很难想象什么样的企业能将这两个角色融为一体,换句话说,就是大数据产业的玩家要清楚自己的战略定位,明确自己的选择,知道什么是应该放弃的,才能涅槃重生。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