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1973年7月21日的香港报纸,头条新闻皆是李小龙的猝亡,口径几乎一样:“当红 功夫巨星,年仅32岁的李小龙,昨日深夜ll时30分,一颗巨星从此陨落。” 李小龙的死犹如晴天霹雳,没人敢相信这是真的——他的身体犹如钢铁铸成,他的武功盖世天下无敌,他的昨天还是那么生龙活虎,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死了呢?但事实告诉人们:巨人倒下了,龙真的死了。 李小龙静静地躺在灵枢里,身体和思想停止了运转,他安息了。香港举行了盛大的葬礼,香港万人空巷,人人一脸哀容,那种场面只有伟人总统逝世才会出现。不久,李小龙的遗体运回了西雅图,举行了第二次葬礼,这次葬礼相对安静得多。李小龙的躯体投入了大地,墓碑上写着:“Bruce Lee 李振藩 NOV.27.1940-JULY.20.1973 FOUNDER OF JEET KUNE DO”。 有句话叫“入土为安”,李小龙真的安息了吗?没有。他的死如此突然如此难以置信,媒体界掀起了一股探讨李小龙死因的风波,甚至时至今日,人们还众说纷纭津津乐道于李小龙的死因。李小龙的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直是个不解的谜。 时间会证明一切,李小龙的死到今天明了多了,但很多还并不明了。所以本文对李小龙的死因作一个比较全面而公正的阐述,希望大家以后不必再纠缠于此,有时间多学习研究他的武道哲学思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李小龙逝世当时的大概情形 7月20日下午约2时,邹文怀来到李小龙家,二人谈了一会《死亡游戏》的剧本大纲。然后一道离开,约4点钟,来到丁佩家。他们是与丁佩预约好的,丁佩在《死亡游戏》中担任一个角色,同时还约定晚上去一酒家,同一名澳洲演员佐治拉辛比见面,商议他在片中担任哪个角色。 三人就《死亡游戏》谈了约两个多钟头,7时左右,李小龙说他"不舒服","有点头痛"。丁佩就让李小龙服了一片她常服的止痛药,并让李小龙去她卧房休息。李小龙跟邹文怀说他会去凯悦酒楼见邹文怀,就进丁佩卧房的床上睡下。 8点半左右,丁佩进卧房看李小龙,李小龙已睡沉,她不忍叫醒他,就打电话给邹文怀,说:"李小龙睡得很熟。"9时,李小龙仍末醒,她又打了一次电话给邹文怀。 9时45分,邹文怀来到丁佩家。李小龙还未醒。邹文怀就试着叫醒李小龙,李小龙没反应。邹文怀就去推他,还掴他的脸,但还是"不得其法"。邹文怀无法弄醒李小龙,丁佩就打电话把她的私人医生叫来,后来李小龙被送往伊莉莎白医院,沿途抢救已无效。11时半,一位医生正式签署了李小龙的死亡证明书。 二、死因分析 李小龙死于女友丁佩家中的事起先是隐瞒着的,但纸包不住火,还是被媒体暴光了。因此,一开始公众的矛头一致指向丁佩。当时丁佩承受了很大压力,一直保持缄默,这反而让媒体叫得更厉害。但是,就目前所证明的许多事实,丁佩是很冤的。 1.脑部水肿 其实李小龙脑部早就有问题,拍完《龙争虎斗》后李小龙去了一趟美国,并对身体作了一遍检查,但他坚持拒绝作脑部检查,因为他想保持自己健康强壮的形象。丁佩给他服用的止痛药可能造成了脑部皮层过敏,但没有确切的论断。 2.身体状况极度下降 在外人看来,李小龙就是铁打的,其实到1973年的时候他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了。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录音室里晕倒。那时一班人正为《龙争虎斗》进行国语配音,天气炎热难耐,但为避免录入杂音把冷风机关了,所以屋子里更闷热了。李小龙感觉很不舒服,离开了录音室,但是很久不见回来,后来发现他昏倒在浴室休息室!然后送进了医院,情况非常严重,可以说差一点就见了上帝。这其中的细节估计有些润色夸张,但整个情况是真实的。 李小龙身体状况下降得如此厉害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1)工作操劳过度 李小龙有很强的自我意志和成功欲望,可以不要命地工作,这些超过了他的身体精承受能力; (2)精神上的压力 这一点在下面述说; (3)练功过度 这一点尚不能确定与他的死亡有关,但练功强度太大的确是对身体有害的。泰拳运动员的寿命几乎都不是很长,事实是高强度运动的人大多寿命都不长,所以有人批判现在的奥林匹克运动不是强身而是在拒人摧残人的身体。至于有人说李小龙不练内功不懂得调息我个人认为这并不重要,一般的体育运动也多少练内功的; (4)服食大麻、滥用药物 验尸证明李小龙体内的确存在大麻,但量不多。大麻虽不如海洛因那么厉害,但对身体仍是慢性杀手。据资深记者杜惠东说李小龙服用药物较滥,还可能用了体育界的禁药类固醇; (5)使用肌肉振荡机 这一点绝对是事实,而且对身体影响非常大。这种机器是日本买的,后来被禁了。它用高压电对肌肉进行强迫性震荡,破坏了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的平衡和协调。李小龙去世后一年有个叫解元的动作演员也使用这个机器,一天突然晕倒死掉了。 3.精神是的压抑与无法解脱 李小龙崇尚佛家的虚无,这一点他在武术上做到了,成功了;但在人生事业上他却做不到,他没有做到清静恬淡的“出世”,因为事业和人生上的他是“尼采”,他要做的是“超人”。他做到了超人,并且做得过火了,所以得到惩罚。李小龙在死前几个月里精神状况跟身体状况一样糟糕,这一切似乎已经注定了他的死亡。 2003年4月1日,愚人节,张国荣从24楼飘下,然后飘上了天堂。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渴望得到心目中的一切,可当什么都得到了的时候他却迷茫了,他不知道何去何从,他开始怀疑这一切的意义或者害怕失去这一切,他焦虑、彷徨、恐惧,心里笼罩着一片魔影。 虽然那时李小龙的确切心境状况没有人敢说他知道,但根据他死前几个月十分反常的行为可推辞一二甚至三四。那时李小龙的脾气变得非常狂躁,常为一些小事跟人发火,闹得最大的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李罗事件”。李小龙与罗维一直就不和,这次李小龙从皮带里帛出一把刀子架在了罗维的脖子上,恶狠狠地说“我想把你的心挖出来看看是什么颜色”,吓得罗维报了警。还有一次李小龙把刀架到了黄握中(嘉禾创始人之一)的脖子上,为的只是一件关痛痒的事。这种事在以前的李小龙绝对做不出来,他是那么有深度有思想内涵。但是做了这些事之后他又非常悔恨,其实他也不想这样做,就是糊里糊涂就做了,有时候想着直捶头。李小龙患了严重精神抑郁症,可能服食大麻也与此有关。 李小龙觉得香港人对他不好,他想回西雅图过安静的日子。这话李小龙跟黄握中说过,结果几天他的棺材运回了西雅图!李小龙时代成龙还只是个小之又小的角色他们绝对算不上好朋友。不过,在李小龙逝世的六天前,他曾主动和成龙一块去打保龄球。“一天,我从公司出来,他(李小龙)对我说:‘喂,成龙,你去哪儿?’我说:‘去打保龄球。’于是他说:‘我和你一起去。’我们就一起去了保龄球馆。可他根本没玩,就我一个人打,他只是坐着看。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就坐在那里看,眼中流露出一种怪怪的眼神,好像在望着很远的地方,好像在制订什么计划。他在想事,好像在抉择下一步何去何从。六天后,我听说他死。我不敢相信,我奔到公司,他们告诉我,我这才相信他真的死了。” 据西方心理学家论证,有两种职业的人得精神病的概率最高:一是哲学家,另一是艺术家,而李小龙集二者于一身。当然,我们不能说李小龙得了精神病,否则自己就要被骂精神病了,因为这是在中国;但在美国这样说也行,因为忧虑、失眠都属精神病范畴。 总之,各种因素摧残着李小龙的身体和精神,让一步步走向了死亡。只是这之前,一切都被包得严严实实(因为那是演艺圈),所以在外人看来李小龙的死是突然,是晴天霹雳。 我们应该从李小龙那里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做人需要执著,需要奋斗,绝不能偏安一隅,但也要有知足常乐之心,懂得放松自己,不要让自己在奋斗的路上过早的劳累了,倒下了。 艺海星沉,哲人其萎。向心中的偶像、一代宗师李小龙致敬。请安息吧!您的武术正在全世界蓬勃发展,您的哲学正得到后人们不断的推广和完善,您永远活在世界人们心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7
嘿嘿顺便给你他的资料好啦 李小龙的一生及资料(全) 李小龙,武术技击家,武功片电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创始人。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 乳名:细凤 绰号:马骝,冇天装,阑仔,牛王头,冇时定,点解龙 ,猩猩王等。 藉贯: 中国广东顺德 生于: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9:15pm 卒于:1973年 7月20日 (享年32岁) 生肖:龙 出生地:美国旧金山(三藩市积臣街医院) 近视:600度 身高:5尺7寸(1.71米) 体重:140磅 胸肌:41.5(扩胸前)44.25(扩胸后) 腹:29.5寸 右前臂:12.25寸 左前臂:11.75寸 右上臂:14.25寸 左上臂:13.75寸 右大腿:22.5寸 左大腿:22.5寸 右小腿:13寸 左小腿:12.88寸 肆业于香港喇沙书院 1961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哲学及心理学 7岁从影,13岁习武 入门功夫:咏春拳 父亲:父亲:李海泉(李满船)(粤剧名丑) 母亲:何金棠(欧亚混血) 师父:叶问(咏春宗师) 姊姊:亚葛蕾丝、费芙 哥哥:彼得(忠探) 弟弟:罗勃特 太太:莲达.爱美莉(Linda) 儿子:李国豪(拍摄电影中意外丧生) 女儿:李香凝(从影) 李小龙有一兄、一弟、两姐 李小龙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由儿子李国豪陪伴。 所拍电影和电视剧:金门女(1940),富贵浮云(1948),梦里西施(1949),细路祥(1950),凌霄孤雁(1950),人之初(1951),苦海明灯(1953), 母泪(1953),父之过(1953),千万人家(1953),危楼春晓(1953),爱(上集)(1955),爱(下集)(1955),孤星血泪(1955),守得云开见月明(1955),孤儿行=苦命女(1955),儿女债(1955),许癫纳福(1955),早知当初我唔嫁(1956),雷雨(1957),甜姐儿(1957),人海孤鸿(1959),唐山大兄(1971),精武门(1972),猛龙过江(1972),龙争虎斗(1973),死亡游戏(1978),盲人追凶,打击恶魔党,可爱的女孩, 布朗蒂,青锋侠等。 作为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我很早就对李小龙这个名字耳熟能详,但惭愧的是,一直都不太清楚这个人的来龙去脉,总觉得一位已经去世三十年的明星,其星光可能只存在于上一代人的记忆里,在我们这一代,亮极有限。这些年走了一些地方,发现李小龙的地位和影响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几乎是有电影的地方就有他的名字,知道中国电影的人就知道他。后来终于买到了他的几部代表作和传记片,一看之下,瞠目结舌。原来他不仅仅是仪表堂堂渊停岳峙,动起来更似奔雷闪电,远不是如今众多功夫明星的花拳绣腿可以比拟;原来他不仅仅是一位功夫片明星,还是一代武学宗师,一生致力于传播和提升中国武术;原来他不仅会演戏,还对电影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和切实投入,后期作品可以真正称为“李小龙作品”;原来他不仅懂电影懂功夫,还懂哲学,会作诗,擅长美术…… 李小龙原籍广东顺德,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属龙,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据说是“振兴三藩”之意),族名源鑫,在五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 据说在李小龙尚在襁褓里的时候,好莱坞电影《金门女》需要一名华人婴儿出镜,抱去了李小龙。如果此事属实,应该算是这位电影巨星的处女作吧。 他的父亲名叫李海泉。……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李海泉要把儿子打扮成这幅模样呢? 因为这是李海泉本人的经典扮相。李海泉是一位在广东地区很著名的喜剧演员,粤剧四大名丑之一,经常带着全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这也是李小龙降生在美国的原因。 李小龙的妈妈何金棠有一半德国血统,容颜俊秀 李小龙三个月大的时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后直到十八岁,李小龙一直生活在香港。这是李小龙五岁时的全家福。 年少的李小龙已经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亲与演艺界的关系,他成了一位比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电影是《富贵浮云》,当时六岁,在拉萨尔书院小学部读书。 李小龙参加电影拍摄多安排在学校的假期,有时也要在课余参加拍摄。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业,导演尽可能把他的戏安排在夜间进行。李小龙在电影事业上表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据家人回忆,若要拍电影,李小龙吃完晚饭就会上床休息,到了该去摄影棚的时候,母亲一唤就醒,手脚利落地穿戴好行装,精神抖擞地随父亲出门,拍戏从不迟到。但是作为学生的他,却是个顽劣少年,上课不听讲,课下不读书,经过多次退学转校后,才勉强读完初中。 当时的李小龙在电影中也总是扮演一些问题儿童或是问题少年,举止随意,玩世不恭,神情动作上已经颇具后期李小龙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十八岁赴美之前,李小龙在香港参演22部粤语电影,曾用过的艺名还有“李龙”、“小李海泉”等。评论界已经称其为演艺天才。 《人海孤鸿》,李小龙早期电影代表作之一。 早期的李小龙并未演过功夫电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艺片。这是在《雷雨》中扮演二少爷周冲。 十八岁,李小龙进入圣芳济书院读高中 这个时期的李小龙是个标准的时尚青年,一大爱好是交女朋友。 另一大爱好是摩托车。 还有一个爱好是跳舞。李小龙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 当然,他最大的爱好还是武术。说起李小龙练武的缘由,并不因为他是天生的“绝世武学奇才”,恰恰因为他自幼身体孱弱,需要锻炼调理,于是,身高仅有一米七三,近视高达一千度,两条腿长度相差一寸的李小龙走上了武学之路。 他的启蒙师傅是老爸李海泉,据说是一位太极拳高手,从李小龙七岁开始教其练习太极拳。 十三岁时,李小龙拜了第一位真正的师傅:咏春大师叶问。叶问对咏春的内涵颇有见地:“咏春强调的是柔和快,而不是力量……”在叶问的调教下,李小龙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等拳种,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 邵汉生是李小龙的另一位师傅。他在采访中说:“我和李小龙做了一个交易,我教他武术,他教我舞蹈。普通人要三到四个星期才能学会我的基本步法,李小龙只用了三个晚上就学得滚瓜烂熟。但是他后来并没教我跳舞(笑)……” 当时的李小龙已经成长为一位健壮的青年,曾经夺得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赛场之外,也经常和同学甚至高年级同学打架。据黄霑他老人家回忆,作为李小龙的同学,他也挨过李小龙的拳头,多年以后他在电视节目中自嘲说:“现在才知道输是必然的,谁能打得过李小龙啊??? ”据测试,成年李小龙的拳劲高达他本人体重的两倍多,这种力度在世界上少人能及,就算是在青年时代,一拳打出,想必也是势不可挡。 事实上,因为李小龙打架记录太多,随时面临警方检控,这也是他的家人希望他尽快离开香港的另一个原因 1959年5月,李小龙来到美国定居,以教人跳舞谋生 9月,他迁到西雅图,入读爱迪生技术学校,白天上课,晚上在唐人街餐馆当侍应换取食宿,开始半工半读生涯。 这个时候的李小龙,突然变成了一位勤奋上进的好学生,虽然在课余时间继续坚持练习功夫,但是不再打架。1961年,李小龙中学毕业,5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 李小龙热爱哲学,善于思考,哲学思想渗透在他一生的事业和生活中,在他的许多言谈中都有体现: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对某件事视作毫无价值,也是勇敢的表现;对某件事视为绝对成功或视为当然时,这同样是勇敢的表现;但是如果对某件事束手无策的话,那么便是畏缩了。对敌亦是一样,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己,纵使失败,精神上仍是胜利的。 ——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李小龙也写过很多诗。以下这首叫做《我是谁》,他赠给了好友李俊九(韩裔美籍武术家,“美国跆拳道之父”)。可惜找不到英文原文,不能尽窥原貌,从外语翻译过来的诗毕竟是挺别扭的。
第2个回答  2014-04-27
被人用枪打死的
第3个回答  2014-04-27
被人气死的
第4个回答  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