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忌什么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解释:杨公忌是旧时迷信中的一种说法,从农历正月十三日开始,每个月都会提前两天确定一个百事禁忌的日子。这个说法据说起源于宋代的一位堪舆术士杨救贫,因此将这些日子称为杨公忌日。《协记辨方书·辨讹》中提到,人们害怕这些日子,认为在这些日子里不宜进行重要活动,否则会有不利的后果,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其真正含义而被误导。实际上,这些日子的计算方法是以每年元旦时的角宿为起点,按照二十八宿的顺序顺数,遇到室宿的那一天就是杨公忌日。
梁章钜在《浪迹续谈·杨公忌》中提到,宋代术士杨救贫因擅长堪舆术而受到人们的推崇,他提出一年有十三天是百事禁忌的日子,即杨公忌日。这些日子从正月十三日开始,每个月都提前一天,七月有两个杨公忌日,分别是初一日和二十九日,也是提前一天。因此,一年总共有十三天的杨公忌日。
翟灏在《通俗编·艺术》中提到,杨公忌日起源于宋代术士杨救贫的堪舆术,一年有十五天是百事禁忌的日子,即杨忌日。
词语分解:杨是指一种落叶乔木,其叶子是互生的,形状为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有柔荑花序。杨树有很多种类,包括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其木材可以用来制作器物。杨也是一个人的姓氏。在汉字中,杨的部首是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