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送我的礼物,让我如何回应?

如题所述

母亲节,看到不少友友们都收到了自家孩子准备的母亲节礼物,有关母亲节的文章在简书里一天内也遍地开花了,有人因为孩子的懂事而欣慰,有人因为懂得了母亲的辛苦而更加感恩母亲。
我也是一位母亲,也收到了孩子的礼物,虽然那礼物是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的,孩子可能也费了些心思,可是当她把那礼物摊到我面前时,我却完全高兴不起来。
那是一个类似于信封的外包装,鼓鼓的,正面的正上方用双面胶固定了一截绳子,绳子穿着两片湿巾纸,然后用橙色的荧光笔把湿巾纸染成了橙色,孩子说那是窗帘。拉开这窗帘,有几行字,分别是“妈妈,节日快乐!——安安”、“妈妈,您辛苦了!——豆豆”
背面,她用两个小圆形的硬纸壳固定在信封开口的两端,然后又用一根绳子把信封封起来。
我打开信封,里面是孩子用魔法水珠做的一个大号的戒子,谈不上漂亮,也无法戴在手上。
看着孩子辛苦准备的这个礼物,怎么说呢?我的第一感觉竟然是脏,“怎么看上去脏兮兮的啊?”
“嘿,给湿巾纸染色时不小心弄的。”女儿有点不好意思的回道。
人的第一感觉是很容易先入为主的,即使后面看到孩子们爱的表达,我也还是高兴不起来。
再看到里面的戒子,既不能佩戴,更不能用来做什么装饰用,女儿还在里面塞了钱,二十五元。
我看看女儿满心欢喜的样子,又看看这让我没有半点欢喜的礼物,我有点为难,我该怎么回应孩子呢?说喜欢,让孩子开心?还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呢?
经过几秒钟的犹豫,我选择了第二种回应方式。
“豆豆,我可以说我不喜欢这份礼物吗?”
“嗯……”女儿的表情慢慢变得有点尴尬了。
“还有这个钱,你给我钱干嘛呢?二十五元跟二百五不是差不多意思吗?知道二百五啥意思不?”
“嗯,这不一样吧?”女儿无力地辩驳道。
“你送我礼物为什么不来问问我,我想要什么礼物呢?我希望你能画一张我们一家四口的全家福送给我,我是不是跟你说过很多次了?或者你每天认认真真及时完成自己的作业,不要再让老师打我电话来催你的作业了也行啊!”
“可是全家福太难画了!”女儿低着头并流下泪来,应该是心里感觉委屈了吧。
“算了,这钱你拿回去自己放好吧。”看着孩子这样,我也不忍再多说什么,把钱还给了她,信封留了下来。女儿放好自己的钱,出门了。
但孩子送礼物这个事情却在我脑子里久久盘旋。孩子四年级了,我是不是应该借助这个机会给孩子好好上一课呢?还有这母亲节还没过完,我是不是还可以重新要求女儿满足一下我别的愿望呢?
中午,我有意无意地又问起女儿,有没有动笔画过全家福的话,她说画过。
下午,我特地把女儿再叫道房间里,跟她聊起天来。
“豆豆,你现在四年级了,不是小孩子了,很多道理我们都应该明白了,如果你还和弟弟差不多大,随便你送我什么,只要你有一个表达爱的行为,我都会非常开心,知道吗?”
“送礼物是一门很深学问,我们都希望送礼送到别人心坎里去,让收到礼物的人开心对不对?”
女儿点了点头。
“那你送的礼物,别人不喜欢会怎么处理呢?要么被别人随手扔掉,要么成为别人手里的负担,是吧?”
女儿又点了点头。
“跟你说这些,是希望你能明白,我们送礼物需要用心,另外,如果你是收礼物的人,我也希望你懂得拒绝别人送你的一些乱七八糟没用的东西,明白吗?”我总感觉,有时候孩子们在学校不懂得拒绝,会变成其他同学的垃圾回收站,以前管孩子学习时,我时不时会翻看孩子书包,总会翻到一些没用的东西,一问起来,孩子就说那是谁谁送她的礼物。
“嗯。”女儿低着头回应道。
“那你现在愿意送一样我想要的东西吗?我想要一幅你画的全家福,对画的质量我没什么要求的,只要你画出来就行。或者你也到简书写篇作文吧,这也可以当成你送我的礼物啊。再不行的话,从明天开始,你来陪我一起读国学书吧?不需要你读得时间长,每天十分钟,陪我读十天。三个选项,你看你选哪一个吧?”
说完,我看了看女儿,她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给我回应。
“我不管啊,如果你今天既没有画画,也没有到简书上写作文,那明天我就拉着你跟我一起读书了啊!我一个人读得怪没劲的,而且我普通话也不好,读起来特别费劲,到时候你来带着我读吧?”
“嗯,不要,我听你读得挺好的啊。”女儿可能听我说我自己读书费劲感觉好玩吧,开始笑嘻嘻地回应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