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老师从教11年了,有编制,但还是初级。怎么办?

如题所述

从教11年,还是初级职称。这个的确很悲催了。职称意味着工资高低啊,工资意味着生活水平啊。

初级职称是没有指标限制的,中级和高级职称有指标限制。

01 职称评定与毕业工作年限和学历的关系以及其他条件

一、学历。

【大专学历】一年后(试用期),自动为三级(初级);在三级职称基础上工作满两年后自动为二级(还是初级);在二级职称基础上工作满四年后可以申报中级,这时需要有指标和条件。一般情况下条往往是够的,主要是指标有限制。在中级职称基础上工作满五年后可以申报高级,需要有指标和条件。正高级指标太少,没关注。

【本科学历】工作一年后自动二级(初级);在二级基础上工作满四年后可以申报中级;在中级基础上工作满五年后可以申报高级。

【硕士学历】工作一年后自动二级(初级);在二级基础上工作满两年后呆以申报中级;在中级基础上工作满五年后可以申报高级。

学历越高对于职称评定越有优势。一是申报年限会更低,二是争取指标时有学历加分。

二、其他条件:下面这些条件国家没有规定必需具有,但执行以地方规定为准。

【班主任经历】初级不需要。中级和高级有的地方需要,有的地方不需要。需要的一般是三年。

【支教经历】初级不需要。中级和高级有的地方需要,有的地方不需要。需要的一般为两年。

【论文或著作】初级不需要。中级一般要求发表论文1篇(知网可查)或者是市级及以上等级奖论文1篇。高级一般要求发表论文3篇(知网可查)或者市级以上等级奖论文。出版著作也行。

【荣誉称号】初级不需要。中级和高级有的地方需要,有的地方不需要。一般要求县级或以上荣誉。

三、其他硬性要求:评职的规定年限内每年年度考核合格。继续教育达标。计算机水平合格。

02 职称评定中的争议

一、指标限制:极大地制约了老师的职称评定,大大消弱了老师工作热情。

职称指标并不是年年下发,而是每个学校固定的(根据在编在岗老师人数,按比例划定)。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指标已满,空出指标只有两个途径:一是针对高级职称,只有等待高级老师退休。这样退休老师的高级职称空出来。二是针对中级,只有等中级老师评上高级后,才空出中级指标名额,或者有中级老师直接退休空出来指标名额来。但中级老师评上高级,必须等高级老师退休,空出高级指标名额。

总的说来,只有老师退休才能空出指标。每年有几个老师退休呢?这正是目前老师诟病的最大原因。

二、评定条件:班主任、支教、继续教育、计算机水平这些只要去做就可获得。关键是下面一些。

【荣誉称号】:每个学校的荣誉称号是有指标限制的,等级越低的学校指标越少。那么,评定荣誉称号的依据是什么呢?

主要是班级成绩,班级成绩又主要是看全县(或市)期末统一考试班级平均分。一则是班级平均分相差一、两分真的就说明了优秀和不优秀?

二则是为了评优,就要把班级平均分整到前面。都是同样的学生,怎么把班级平均分整上去?还真以为是老师教学水平高啊(真正水平高的极少极少,早就跳出这个层次而大范围出名了)?都是靠高压强化,拼命逼学生背、记、刷题。所以,网上曝出的打学生的老师都是优秀老师。而有的老师比较温和,那就很难把成绩整上去。

【论文】:不知中小学老师写的论文除了评职称之外,还有多少价值?

现在有很多期刊是专门为了刊登评职称发表论文用的,只要出版面费就可以在上面发表。

即使是老师自己写了论文在正规期刊上发表了,有几篇是真正有价值的?又有几个人看过他的论文?很多论文都是假大空的,套一个理论,再编几个事例或者几道题目进行分析。更有一些纯理论的论文,基本就是东拼西凑的。

03 准备条件,积极争取

话说回来,政府和学校要业绩。总得拿出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尽管有些不合理,但也有人认同。何况已经成了事实,你又怎能改变?

所以,还是平时多做准备。认真工作、多写总结材料、提高思想觉悟、定期向上级汇报情况,积极向组织靠拢。说不定哪一天就轮到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9
带编的私立教师很少见。既然有编制,那就继续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吧。初级等职称评定,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你尽量按照标准去努力达到条件,再慢慢调整职称级别吧。
第2个回答  2021-08-27
私立学校教师有编制???
第3个回答  2021-05-06
提问者应该是不知道什么叫“编制”吧?
第4个回答  2020-06-19
如果没有太大的野心,觉得自己这样还好,那就不用怎么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