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哪些“潜在危险”家长要警惕,怎样确保孩子安全?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9

学龄前儿童的心智还未发育完全,大多没办法保持长时间注意力或者长时间静坐,待在家里坐不住是常有的事。耐不住无聊的他们说不定早就已经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了,不管是爷爷的毛笔还是奶奶的头箍全部一视同仁,一概乱翻,成为他们新鲜的玩具。


“让孩子待家里是不是就安全了?”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在家乱翻闹腾也不是什么大事,孩子在家里玩比较安全,不会出事就好。但家长们也不要太放心了,在家里玩也不一定安全,很多隐形的安全隐患在孩子周围,多留几个心眼总是好的。孩子居家常出现的“潜在危险”家长们平日一定不要疏忽,提前防范才是万全之策。


如果孩子发生以下突发意外怎么办?

潜在危险一、异物吸入

小宝宝的好奇心比较强,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宝宝对安全没什么概念,什么东西都要碰一下,有些宝宝还喜欢随便把东西往嘴里塞。家长稍不注意,孩子可能就已经把什么东西放进嘴巴里了,这就很容易发生意外,要是由于异物吸入造成窒息就麻烦了。


家里要是小东西多,家长就要多收拾。常见的异物有硬币、小玩具和纽扣之类的,家长应该选用质量过硬的餐具,教育孩子不要随意将东西放进嘴里。一些大人吃的食物也要注意收好,像花生、瓜子、果冻、西瓜和橘子之类的,如果食用不当很容易掉进气管里引起窒息。


如果孩子不小心异物卡喉了,家长们注意一定不能用手扣!家长用手抠孩子喉咙时,孩子会条件反射的吸气,此时异物就可能从喉咙直接进入气管,更加危险!

一旦出现异物吸入的情况,家长首先就要安抚孩子情绪,将鼻腔和口腔内的残渣清理干净,再相应地采取以下手法将异物排出:

1. 推压腹部法:将儿童仰卧在桌子上,大人用手放在他的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向胸腔内适当加压,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以使异物咳出。


2. 拍打背法:将儿童站立住,大人站在儿童侧后方,把一臂放在儿童胸部围住其身,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方便异物排出。

3. 倒立拍背法: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如果采取以上方法无法排除异物,请及时送医。

潜在危险

二、误食药品

一般家庭都会把药品放在特定的位置收好,但还是不乏有刚吃过药忘记收的情况发生。万一宝宝误食药品,别哭、别急、别燥,第一时间带上宝宝去医院,让医生来处理这种需要技术含量的事儿,蓬头垢面或睡衣的都没关系,啥都别耽搁,马上去医院。


误食后的4-6小时非常关键,直接和宝宝会不会有后遗症挂钩。 要是去医院的路上,宝宝还清醒着,试试催吐,能吐出来是最好的。某些药物的后遗症非常严重,就算没有及时发现宝误食,无论过了多久,一旦知道,必须马上到医院检查。


潜在危险三、高处坠落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家长们应该尽量给宝宝选择护栏较高的婴儿床,栅栏之间的间距不可大于六厘米;有的宝宝生性活泼,婴儿床的活动范围较小,家长们会选择把宝宝放在大床上,这时就可以在床边的地板上放一些软垫子或者地毯,防止孩子翻落直接撞在地板上;平常最好不要把宝宝放在较高的椅子上,不管在什么椅子上,周围最好都垫着地毯。


潜在危险四、烧伤烫伤

处理烫伤首先应降温,可以用流动水反复冲受伤处。如果天气比较冷,穿的衣服比较厚的话,千万不可直接脱掉衣服,否则很容易撕裂烫伤的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用凉水冲洗的时候要连同衣服一起,等温度降下来以后再脱去衣服。


伤或烧伤都破坏了表层皮肤,这个时候很容易感染,因此整个护理过程都要保证受伤部位洁净。家里若是有烫伤药或者烧伤膏的话可以轻柔地涂抹,倘若没有,直接用干净的软布轻轻包扎伤口,立即去医院。


潜在危险五、动物致伤

儿童一旦被宠物抓到或者咬到的话,必须立即到相关部门打狂犬疫苗。如果受伤面积不大的话,在就医之前可以做一些预处理,用肥皂水或者清水反复清洁伤口20分钟以上,如果受伤面比较大的话,不能清洗太长时间,因为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继续失血。

第2个回答  2020-08-14
1,电源插板不用的时候要收好不要让孩子触碰。2、平时纱窗和窗户锁好避免孩子翻窗户。3、家中最好用饮水机不要用热水瓶,免得孩子碰着烫到。4、家具边角尽量是圆的,尖的孩子万一碰上会受伤。5、婴儿床上避放太多玩具物品以免捂着孩子。6、刀具不用的时候要收柜子里,不要放在孩子可以摸到的位置。
第3个回答  2020-08-16
家里的一些小零件,危险的刀具等等需要收好避免让孩子看见接触到,电源附近的插座也要注意,防止孩子触碰,地面要随时保持干燥以防止孩子不小心摔倒。
第4个回答  2020-08-16
窗台边一定要安装护栏,预防孩子高空坠落;热水壶要远离孩子可触碰范围,避免烫伤;电线开关要做好安保措施,预防孩子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