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有哪些优点?

如题所述

1.优点

(1)速度快。磁悬浮列车是当今唯一能达到运营速度每小时500公里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这意味着,对于间距500公里到1000多公里的城市间旅行而言,磁悬浮列车在旅行时间和旅行质量上完全可以同飞机相媲美。

(2)相对能耗低。在每小时500公里速度下,磁悬浮列车每座位公里的能耗仅为飞机的1/3至1/2,比汽车也要少3成。

(3)易拐弯,能爬坡,选线灵活,适应能力强。磁悬浮高速线路所要求的转弯半径比传统铁路要小得多,且具有最高10%的爬坡能力。这使磁悬浮线路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地形,可以减少造价。

(4)噪音小。由于无轮轨间的摩擦,在相同速度下,磁悬浮列车的噪音低于传统的铁路。

(5)无污染。由于磁悬浮列车以电为动力,这使它的发展不受能源结构,特别是燃油供应的限制;同时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

(6)安全、舒适、维修少。磁悬浮列车在结构上保证不易脱轨,推进方式保证不易撞车。磁悬浮列车没有车轮和铁轨的接触,震动小,舒适性好,其工作属于无磨损运行,维修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方面,不需大量体力劳动。

2.缺点

(1)磁悬浮列车突然情况下的制动能力不可靠,不如轮轨列车。 

在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没有轮子是很危险的。因为列车要从动量很大降到静止,要克服很大的惯性,只有通过轮子与轨道的制动力来克服。

(2)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如果突然停电,靠滑动摩擦是很危险的。

(3)磁悬浮列车又是高架的,发生事故时在5米高处救援很困难,没有轮子,拖出事故现场困难;若区间停电,其他车辆、吊机也很难靠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1

磁悬浮列车与传统的轮轨列车的不同之处在于,磁悬浮列车以电磁力将列车浮起,实现了不触地、不带燃料的地面“飞行”,因而有“地上飞机”的美称。磁悬浮列车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噪音低,由于在运行时没有车轮与轨面的摩擦,磁悬浮列车噪音要比汽车低10分贝,比一般高速列车低15分贝左右,相当于普通人讲话的声音;②乘坐平稳舒适,由于车身离开地面运行,振动较小,像坐在飞行的飞机里一样;③安全可靠,不会发生出轨、翻车等事故;④耗能低,在同样运输效率下,能耗比一般高速列车低1/3左右。据有关测试表明,磁悬浮列车以时速500千米的速度运送一名旅客所消耗的功率仅为飞机的60%;⑤维修费用低,由于磨耗部件少,部件寿命延长,维修费用也可大为降低;⑥线路占地较少,磁悬浮列车线路一般采用高架,占用地面的主要是桥墩;⑦爬坡能力强,比常规铁路列车爬坡能力大一倍左右。在实际应用时,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分为低速、中速、高速几挡。低速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在125千米以下,主要适用于城市内公共交通;中速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在250千米左右,主要适用于市郊客运;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在500千米左右,主要适用于大城市间长距离、大客流量的高速客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4
  磁悬浮列车的优点

  磁悬浮列车有许多优点:列车在铁轨上方悬浮运行,铁轨与车辆不接触,不但运行速度快,能超过500 千米/小时,而且运行平稳、舒适,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无噪音,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维护和耗能费用低。它是21 世纪理想的超级特别快车,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磁悬浮列车。目前,我国和日本、德国、英、美等国都在积极研究这种车。日本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已经过载人试验,即将进入实用阶段,运行时速可达500 千米以上。

  到目前可以讲,磁悬浮列车轨道技术在中国,磁悬浮列车技术仍在德国,引进产品是引进不来技术的。我国的轮轨铁路技术有近百年的历史,形成了专门从事机车设计、科研创新的产业大军,拥有数十年设计、制造、运营、维修配套的四十多万人的产业链。磁悬浮技术掌握在少数专家、教授手中,是不具备应用条件的。磁悬浮列车需要高架,高架梁的绕度必须小于1毫米,因此,高架桥跨一般要小于25米,桥墩基础要深30米以上。因此,在上海到杭州的地面上要形成一道200多公里的挡墙。此外,由于运行动力学的影响,轨道两侧各100米内是不允许有其他建筑物的。修建沪杭磁悬浮,占地多,对环境影响比较大。

  磁悬浮列车的缺点

  2006年,德国磁悬浮控制列车在试运行途中与一辆维修车相撞,报道称车上共29人,当场死亡23人,实际死亡25人,4人重伤。这说明磁悬浮列车突然情况下的制动能力不可靠,不如轮轨列车。 在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没有轮子是很危险的。因为列车要从动量很大降到静止,要克服很大的惯性,只有通过轮子与轨道的制动力来克服。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如果突然停电,靠滑动摩擦是很危险的。此外,磁悬浮列车又是高架的,发生事故时在5米高处救援很困难,没有轮子,拖出事故现场困难;若区间停电,其他车辆、吊机也很难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