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字词

如题所述

1、禅语洗心。
禅语,洗心。
2、辩才无阂。
辩才无碍。
3、人淡如菊。
人淡如菊。
4、妙造自然。
妙造自然。
5、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6、大笑无声。
大笑无声。
7、渐入佳闭知境。
渐入佳境。
8、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9、素然于心。
素然于心。
10、石瘦花娇。
石瘦花娇。
11、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
12、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
13、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
14、人生八苦。
人生八苦。
15、唯善是宝。
唯善是宝。
16、景气和畅。
景气和畅。
17、明月清风。
明月清风。
18、自知者明。
自知者明。
19、度比江河。
度越江河。
20、无寿者相。
无寿者相。
21、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22、很多时候,我想去一个远离尘世喧哗,有着明媚阳光,有着绿草拥簇的地皮上,静静的,静静的躺在绿草上,聆听着大自然的禅语;这样就算人生短促得像花开的声音来不及温暖瞳孔,我也愿意紧闭双目慢慢地睡去。
很多时候,我想去一个远离尘世喧嚣,拥有明媚阳光,绿草如茵的地方,静静地躺在绿草上,聆听大自然的禅语;即使人生短暂,如同花开花落般无法温暖眼瞳,我也愿意闭上双眼,慢慢地沉睡。
2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人生的一切烦恼,皆是因为心病。有什么样的心境,便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你心中装的是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如果你心中全是烦恼,那么你看到的自然也是烦恼;如果你心中满是快乐,看到的当然也是快乐。坦然地放开心胸,淡然地看待人生的诸多烦恼,快乐必会不请自来。
命运由自己创造,相貌由内心塑造,人生的所有烦恼都源于心理问题。心态决定人生,心中所想决定眼中世界。若心中充满烦恼,所见亦然;若心中充满快乐,所见亦是快乐。放宽心胸,淡然面对生活中的诸多烦恼,快乐自然会降临。
24、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赞美我们、赞叹我们的人,并非真正的导师。能够指出我们的不足、指导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取得进步。
25、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恬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气度要宏大而不粗野;思维要周密而不琐碎;兴趣要淡雅而不偏执;品德要严格而不激进。
26、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7、走好已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走好自己选择的路,不要选择容易走的路,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
28、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并非其他,就是真如本性,也称为自性清净心。
29、如果有一天他们不能在一起,不是他太坏,而是她太好。
如果有一天他们无法在一起,并非因为他太差,而是因为她太好。
30、看淡得失人无忧,看破生死自从容。人,因无而有,因有而失,因失而痛,因痛而苦。人总是从无到有就欢欣,从有到无则悲苦。其实,有又何欢?一切拥有都以失去为代价;无又何苦?人生本来一场空。有无之间的更替便是人生,宽则得失之后的心态决定苦乐。
看淡得失,人无烦恼;看透生死,心情从容。人,由无到有,由有到无,由失而痛,由痛而苦。人们总是对得到感到欢喜,对失去感到悲伤。实际上,拥有并非喜悦,因为所有拥有都以失去为代价;空白也不必痛苦,因为人生本就一场空。拥有与失去的更迭便是人生,宽恕的心态决定了得失后的苦乐。
31、在红尘之中修行,修口、耳、心、眼等等。修行即自律,改造自己,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和谐状态。修口,以善言对人,不与人争、吵,处处礼让与人;修心,则心正、心善而百毒不侵、海纳百川;修眼,令自己眼中存善,而将恶俗之物隔绝在外,不乱人心性;修耳,即不偏听偏信。
在纷扰的世界中修行,修正口、耳、心、眼等。修行即自我约束,改变自己,使身心达到和谐。修口,以善语待人,避免争执,处处礼让;修心,使心正直、善良,不受百毒侵害,包容万物;修眼,使眼中只存善念,隔绝恶劣之物的干扰,保持内心清净;修耳,不偏听偏信。
32、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轿巧消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想什么就会种什么,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
一个念头就是一颗种子,我们内心巧妙的心思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其中播撒,想什么就会种下什么,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或许杂草丛生,或许鲜花盛开。
33、愿天下所有行善之人,都能得到如此的温柔相待。
愿天下所有行善之人,都能受到如此温柔的对待。
34、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当你何时放下,何时便无烦恼。
3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管好嘴巴,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修行!
良言温暖三冬,恶语让人心寒。管好嘴巴,便是对自己的最大修行!
36、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你随时要接受命运,因为你是一名人。
37、宁可孤独修行,孤独生活,也不要与愚人恶者为伍,因为他们会败坏了我们的心灵,增长感官的追寻。
宁愿独自修行,独自生活,也不要与愚昧无知的人为伍,因为他们会败坏我们的心灵,增强感官的追求。
38、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在任何地方都不执着于相,不对任何相产生爱恨,也不有所取舍,不考虑利益得失等事,保持安闲恬静,虚淡泊然,这就是一相三昧。
39、人只有空去内心的不洁,以爱心拥抱世界,世界才会拥抱他;人只有以慈悲心对待万物,减少生命内耗,才能健康发展。
只有清除内心的污秽,用爱心拥抱世界,世界才会回应你;只有用慈悲心对待万物,减少生命的内在消耗,才能健康发展。
40、在生活里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生活就是一场互相担待,每个人的能力既有限又渺小,撑不起这宽宽的世界。
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生活就是一场互相包容的过程,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无法承担这个广阔的世界。
41、人生如书,读不尽。生命的过程,我们都不是一个旁观者,可以逃避,可以悠闲。而是,应该以一个主宰者的姿态,在生命的旅程上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景。很多时候,人们对于生活,有着过多的纠结。纠结于情感,纠结于琐事。
人生如书,无法读尽。生命过程中,我们不仅是旁观者,也无法逃避或悠闲。而应以主宰者的身份,在生命旅程中塑造自己的风景。很多时候,人们对生活有着过多的困扰,困扰于情感,困扰于琐事。
42、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着。
在家中受束缚如同坐牢,想要解脱非常困难。而出家生活空旷自由,如同虚空,自在无为,不受任何束缚。
43、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不要因为众生的迷惑,而给自己带来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让自己感到痛苦。
44、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当你感到烦恼时,就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你为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