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之后的心态变化

如题所述

以前,我认为对生活的理解来自于大量的阅读,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生活。
如今,当我三十岁之后,我意识到,不是读书增加了我们的感悟,而是随着岁月的增长,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了。
有些事情,不到那个年龄,是无法体会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别人描述的三十岁的心态,但那种感觉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没有亲身体验的那种深刻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一切都很平常,同时也会意识到,岁月不饶人,我们开始真正体会到时间的紧迫感,觉得想做的事情要尽快去做,否则将来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记得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趁着活着的时候多做一些事情,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到了三十岁之后,我才发现这句话是多么的准确。
三十岁之后,我们才会体会到:当时不派洞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三十岁之前,我总是觉得自己能力无限,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可以上天入地。因为三十岁之前是身体的巅峰状态,我们的精力无限,所以觉得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三十岁之后,就会发现,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梦想、理想、成功等词汇,就不再挂在嘴边了。
以前,我总是写励志文章,鼓励自己和别人积极进取。现在,我依然认为年轻人应该有闯劲。如果二十岁能重来,我想我会更加努力地生活。时间真的不等人,在你的犹豫不决中,你会发现年华已去,而壮志未酬,这会让人心生感慨。所以,如果有机会,一定会更加努力。
三十岁之后,不再追求走南闯北,也不再追求无限的成功和荣耀,反而希望找到一个贤惠的爱人,安静地过日子,把余生过成美好的时光。
现在再看那些大道理,只是付之一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冷眼旁观,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有些人称之为消极,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消极,而是一种不消极也不积极的平庸态度,看惯了风花雪月,也就不悲不喜。如果一定要说是消极,那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听说过中国的中庸之道。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事情的力度要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的态度。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一点一滴地耕耘,不急不躁,不求有大成就,只求有小进步。
三十岁之后,不再会被花花世界所迷惑,也不再迷恋大道理,所有事物之前的那层薄云已经开始慢慢消散,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才发现很多事情的进步都是一点一滴,水到渠成的,很多看似跳跃性的进步,其实中间有着我们没有看到的连续的努力。
现在我终于明白,其实,慢慢来就是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