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我和婆婆讨论了一个话题:家里究竟是一个孩子好还是两个孩子好?
2. 老实说,在40年前,这个问题根本就不会被提出来。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都有很多孩子,多的可能有十几个,少的也有三四个。
3. 那时候,父母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填饱肚子,让孩子们吃饱穿暖。
4.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宏观政策的调整,一个家庭孩子的多少往往反映了父母的能力。
5. 条件好的家庭才有能力多要孩子,而条件差的家庭,即使想要多要一个孩子也要深思熟虑。
6. 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特别大,六七十年代,没有哪家会考虑买房买车。把未来的几十年都压在房贷、车贷上,家里再多几个孩子,确实是对父母赚钱能力的考验。
7. 有些人为求轻松,可能会选择不要孩子或者少要孩子。而对于选择多要孩子的家庭,父母一定是有爱心且经济实力相当好的。
8. 然而,对于一般的小康之家,只要有能力养两个孩子,尽量还是多要一个孩子为好。
9. 现在养孩子已经不是为了防老,但是既然选择了生孩子,养两个孩子也是为了风险分担。
10. 比如,表弟媳以前从未考虑过要二胎。夫妻俩都是农村户口,完全有经济实力和能力要二胎。
11. 但是,因为家里发生了一场变故,表弟和表弟媳商量后,第二年就要了二胎。
12. 这场变故是表弟的一个弟弟,初中毕业后在工地打工,开挖机时不幸掉入江中。可能是地基不牢,沙子松散,加之夜间作业,人被打捞上来时已经不行了。
13. 表弟当时只有十八九岁,正值青春年华,谁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见舅舅和舅妈当时的伤心。
14. 经历了这件事后,舅舅家的孩子都无一例外地要了两个孩子,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分散风险。
15. 我们曾经遇到一对夫妻,儿子25岁时生了一场大病,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对于独子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家庭灾难。
16. 儿子在的时候,夫妻俩还有生活的希望,儿子不在了,夫妻二人感到生活似乎失去了意义。但是,他们不能随着孩子而去,只能带着病残的身体艰难地生活。
17. 这就是独子家庭的悲哀。谁也不知道意外和灾难何时会降临,但是人们总是想尽办法应对当下的风险。
18. 对某些家庭来说,可能多生一个孩子就是分散风险的一种方式。
19. 堂哥夫妻俩当时都是教师,但对大儿子感到愧疚。大儿子出生后,没发现有什么问题,直到四五岁时才发现智力有问题。
20. 起初,堂嫂没有想要二胎。但是很多人都说,你们老了之后,智力有问题的孩子怎么办?如果有一个弟弟,至少可以互相照顾。于是堂哥和堂嫂又生了一个男孩。
21. 现在两个兄弟感情特别好,哥哥遇到任何问题,弟弟都会冲上前去帮助解决,让父母感到非常欣慰。
22. 很多人都说一个孩子可能会显得比较孤单,尤其是在农村,势单力薄,没有人撑腰。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兄弟或姐妹可以互相照顾,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23. 不管孩子多少,劳累的自然是父母,受益的是孩子们自己,前提是要把孩子们教育成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