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的定义

如题所述

粒子的定义为:粒子是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

1、粒子的性质:

(1)质量m:每种粒子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是随速度变化而变化的。通常给出的是静止质量。

(2)寿命τ:在已发现的数百种基本粒子中,只有59种是稳定的,其它的都不稳定,即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动衰变为其它粒子。每种粒子在衰变前平均存在的时间称为平均寿命,简称寿命。

(3)电荷q:任何粒子所带的电荷都是电子电荷的整数倍,即电子电荷为电荷的最小单位,其值为e=1.6021892×10-19C。

2、粒子的发现历程:

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继而发现了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所以把它们叫“基本粒子”。

19世纪末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后,许多人认为光子和它们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又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复杂的结构。从20世纪后半期起,就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

粒子的不同类型:

1、光子:

光子是最基本的粒子,也是物质结构之一。光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具有零质量,只携带电磁力或电势,并以光速移动。它是由电磁场结构构成的,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极小的等离子体波。

2、电子:

电子也是一种基本粒子,它是电荷的最小单位。它们本质上是极小的物理物质,携带负电荷,具有左右非对称性,并且行动非常快。电子可以存在于电磁场中,作为极小的电磁力粒子。

3、原子核: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最小的核粒子,它是原子的核心,也是所有元素的基本结构单位,它们也可以称之为核粒子它们组成原子的核子,并且具有极高的质量和能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