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三位数竖式计算

如题所述

关于三年级三位数竖式计算如下

1、加法竖式:将两个三位数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遇到进位则在上一位加1,最后得出结果。

2、减法竖式:被减数与减数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若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高位借位,最后得出结果。

资料扩展:

竖式计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式计算,使计算简便。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若和超过10,则向前进1。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Arabic figures,又称印度数字)由0,1,2,3,4,5,6,7,8,9共十个计数符号组成。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印度数字:

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老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

罗马的计数只有到Ⅴ(即5)的数字,Ⅹ(即10)以内的数字则由Ⅴ(5)和其它数字组合起来。Ⅹ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

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后来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九个符号。

直到公元9世纪,也就是公元876年,印度出土的瓜廖尔石碑上,第一次记载了关于0的概念。零的含义深受印度佛教大乘空宗的影响:0乘以任何数都会为0,这个概念的含义就是一切皆空。因此0被认为是数字的起点,0的发明在数学发展历史上拥有重大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