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完整句子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译文:
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
作者朝代不详。
《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於语言通俗,被认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也少著录。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敦煌石窟」内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据考证为唐朝宰相姜公辅编撰),后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
该书收录《太公家教》共580句计2610字。全书以四言为主,自绐至终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本文强调「弟子事师,敬同於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
扩展资料: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封建社会儒家学术中提倡尊师的一种教义。古人非常的讲孝义,对自己的父亲是非常的尊敬,那么为了形容弟子对老师的尊敬就拿父亲来做比方。因此这句古语更多的含义是一种比方,一种对老师尊敬程度的形容。
当然不能从字面上来看,老师就有了父亲的份量,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古语后来之所以这么流行,应该与古代的大环境有关系,在古代主要是农业社会,手工业极为不发达。
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而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为了活命就会学习各种手艺活,跟着师傅学艺。而这个时候的师傅就相当于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能给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如果没有从师傅那里学到手艺,而离开了师傅的话,这个徒弟就很可能会没有饭吃,陷入绝境。因此这样一种师徒关系让“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古语有了新的含义,师傅对徒弟有了活命的恩情,就像自己的父亲给了他生命一样,这样的师徒关系就显得更为厚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