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就注定无法拥抱爱?

如题所述

“撩”完就跑回避型依恋

1.Ta好像并不需要我...

2.我感觉Ta总是离我很远,让我很受挫...

3.Ta总是那么独立成熟冷静...

4.好像感情对Ta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5.只要一吵架,Ta就会说分手...

回避型(恐惧-回避型)依恋,是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lohn 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总体分为四类 :1.安全型;2.焦虑-矛盾型;3.回避型;4.混乱型。这四种依恋类型,形成于婴幼儿时期,对于成人的亲密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

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 Ainsworth & 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恐惧-回避型依恋: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为什么会出现?成人表现是什么?

1.心理学家认为,回避依恋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婴幼儿时期,父母或主要看护者,对于孩子缺乏关注、或造成了童年创伤。可能是由于父母自身的疾病等因素无法照顾孩子。

2.想要被爱,但是得不到,类似「习得性无助」。

婴幼儿寻求成人的庇佑是本能,但是长期得不到满足,使他们觉得即便表达了需要,也是没有用的,慢慢学会抽离,不相信爱。

3.成人后,无法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

回避型依恋的成年人与所有人一样,都想要被爱,都会也有喜欢的Ta。但是,他们害怕受伤,害怕被拒绝,恐惧爱情,无法做出承诺,在关系变得“太亲密”的时候,选择逃走。

在亲密关系中的具体表现:

1.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满足于照顾自己,不觉得需要别人。

2.越有人试图接近,就越倾向于退缩。

3.对自己的情绪感到不舒服,经常被认为疏离、冷漠。

4.倾向于弱化/无视伴侣的感受,对他们隐瞒大小事,甚至结束关系,以恢复自由感。

5.更喜欢短暂的、随意的关系,而不是长期的亲密关系;或者寻找同样[独立的,伴侣,双方在情感上保持距离。

6.沟通很困难。在争吵时,难以判断别人的情绪,常常错误解读对方的言语或行为。

7.似乎从来没有负面的情绪。在面对失去的时候,虽然拥有悲伤但是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极度善于压抑情感,异常冷静。

如何帮助回避型依恋的伴侣?

1.告诉Ta,对Ta好是因为爱,而不是可怜Ta.回避型的伴侣非常需要你的肯定。

2.时不时有意无意地向Ta表达你的感情,但不要隆重,一定要循序渐进,不然会吓跑Ta。

3.拥有自己的生活,允许Ta有自己的空间。彼此的关系是平等而独立的,或许Ta很难靠近,但Ta需要一点时间,重新相信爱。

4.鼓励支持Ta寻求专业的帮助,或与Ta一起接受心理咨询。尤其是出现矛盾时,有第三方的介入,可以帮助彼此解开误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