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六大特征及形成原因

如题所述

回避型依恋六大特征及形成原因

回避型依恋的六大特征

1、渴望爱又抗拒爱

我们其实比一般人更加渴望爱,但是当双方关系不断亲密的时候,我们又会变得“排斥”,想要逃离,想要独立。

因为我们的内心其实是不太相信爱情的,当我们关系逐渐变得亲密的同时,我们内心会有种声音告诉自己:感情是靠不住的;你到最后是会失望的,人性是多变的,你不能依赖他人。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们其实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随时与对方决裂的心理准备,到时候就算真的分开了,他也可以坦然的接受,告诉自己,这就是现实,正常。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和回避型分手后,会觉得对方无比冷漠的原因。

2、自卑又要强,很在意他人评价,具有完美主义倾向

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一两句无心的话语而过度地苛责和否定自己,甚至会引发无限的遐想,但从表面你往往看不出来,因为我们不想让你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而常常我们对于自己的优点却通常是视而不见的,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是自己不够优秀才导致现在这样,所以很多回避型的人往往对事业有着很强的执着,自卑又自傲,面子大过天。

3、过于独立,注重私人空间

所有的事情我们能自己完成的绝对不会依赖别人去解决,往往会让伴侣感受到不被在乎、喜欢和依赖的感觉,回避型的女生亦如是且更加明显。

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就是“即使恋爱了,但我还是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你的事情也不要过度麻烦我,不然我就远离这个弱小黏人的你”。

我们是不会和你24小时腻在一起的,因为我们很注重自己的私人空间,即使你是我的伴侣,什么查岗、查手机这类事在我们内心是非常拒绝的。

4、对伴侣过于理想化,慕强,容易挑剔对方的缺点

这其实源于我们内心的不自信,因为我们连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都无法接纳,更何况他人的呢?

我们渴望能找到一个该亲近的时候亲近、该远离的时候远离,保持双方独立,但又能够适度陪伴,满足恋人关系的人。(这点真的很反人性)

5、要么是逃避,要么就是爆发

常见的一些问题我们能躲就躲,怎么省事怎么来,害怕处理麻烦。要么就是一次性爆发,无所畏惧。

6、共情能力差

这个并不是说我们感受不到你的情绪,相反我们心思是极其敏感的,但是我们并不懂如何给你理解和陪伴,不懂如何安抚你的情绪。

回避型依恋的形成原因

一、不被期待

假如婴儿的出生是不被期待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不好的、不受欢迎的,也是不被喜欢的。

在未来,他也就很难相信有人会真正爱他、他是值得被爱的。

这种早年埋下的害怕被抛弃的感觉会让他拒绝亲密。

他绝不允许自己对情感过度付出,过度投人,并且随时准备撤退。

一旦感受到别人不喜欢自己、可能会离开自己时,他就会在被抛弃前先抛弃别人。

所以,他们会表现出对关系的高度敏感,却又让人觉得他对情感没有需要,似乎关系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

二、被忽视、被拒绝、被否定

在陌生情境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具有回避型人格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既不紧张,也不焦虑。当母亲返回时,他们也不太理会,或者短暂地接近就又走开了,他与母亲的关系非常疏离,很难亲近起来。

我们不禁要问,他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呢?

经过大量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养育过程中,他的需要总是得不到回应或者他的需求总是被拒绝,他就会把投注到母亲身上的注意力收回,转向自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自我,并且逐渐发展出一层厚厚的壳来保护自己。

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很难向别人开放自己,别人也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

长期的忽视、多次被拒绝,会让他心生绝望。

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最亲的人都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还能指望谁呢?

另外,孩子总是被父母否定,也会让他对自己的感受、感觉或者认知产生怀疑,他觉得自己是毫无价值的,甚至觉得自己的存在都是个错误。他在关系中感到自己不被需要,害怕被人发现自己的缺点或缺陷,在行为上就会本能地回避与他人交往。

三、被霸凌、被羞辱、被虐待等创伤经历

在成长过程中,假如遭受过虐待,有过被霸凌、被羞辱的经历,他们会感到自己被边缘化,内心会极度恐惧。

为了让自己免受伤害,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摆出一副什么都无所谓、“我不需要”的姿态,让人不要靠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