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社交的人,是自闭吗?

如题所述

有一个词非常流行,叫:“自闭式社交”
什么叫“自闭式社交”:
“形容一个人不擅长社交,找不到好朋友,更找不到对象,在公共场合恨不得把自己缩到最小,越长大越不容易敞开心扉”
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想社交了。
但不想社交,就算是自闭吗?
很多人,对不想社交就是自闭有误解。
一个人可以很内向,可以不爱说话,可以没有朋友。
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就如此潦草地评价一个人。
有些人不想社交,就只是单纯的不想社交。
一个人为什么要社交?
“为了传递信息,为了传递思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传递信息是为了交流,传递思想是为了输出价值,到达某种目的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价值。
我们生来为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给自己一个体面的人生”
在实现最终目的时,我们可先略过前面的两个信息,给自己留下大量的时间学习和实践。
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大部分的成功人士,他们在社交上用的时间都不会很长。
因为他们知道:
“真正的人脉和价值,都在自己身上”
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广告“狂人”叫:乔治·路易斯。
每天只睡3、4个小时,其他时间都留给了自己的工作。
他曾经说过:
“如果每天结束的时候没有感到精疲力尽,那这整天就都白过了”
优秀的人,对自己的时间看得总是特别重。
比起那些,整日在聚会、娱乐中消遣时间的人,要有意义得多。
现在的独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过上更优质的生活。
不想社交,是为了节省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有些人,微信通讯录里有几千好友,但交心的人却没几个。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你有三千好友,却孤独得像一只狗”
低质量的社交,人再多也没用。
最近,“新裤子”乐队的主唱彭磊火了,火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拉黑式社交”。
在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里,他说:
“今天上面坐着的专业乐评人,其实好多都是我过往的仇人,他们都特别讨厌我。原来他们都在我朋友圈了,现在全部删除了。”
这一段话播出去后,网络上瞬间掀起了一波热议。
有网友表示:真是一股清新的奇葩流。
彭磊自己解释说: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微信好友超过100人。
彭磊在“奇葩说”里也有表明:
“要删除一些没有用的人,留下高质量的人”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不想社交,是为了避免“无用社交”。
我们害怕交不到朋友吗?
其实,我们害怕的是交到不“好”的朋友!
有一句古言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们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我们就有可能会成为这样的人。
很久之前,我的导师跟我讲过一个故事:
小永和小旭两个人做同样的工作,拿着同样的工资。
但公司没有给他们安排住所,所以两个人需要自己找房子住。
小永选择住在一个小村庄里,因为那里的租金比较便宜,可以负担得起。
小旭则冒着欠债的风险,借了贷款,租了一家高档小区。
一年后,小旭升职加薪做上了总经理的位置,还买了一套房。
而小永还是和一年前一样,职位和薪水都没有变化。
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小旭租了高档小区,他接触的人都是一些职场高管、企业家、高学历的人。
因为他们的影响,小旭得到了人脉、资源和学识,最后才得以成功。
而小永因为住的地方不好,接触的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素质不高的人。
因此,在不能吸收学识的同时,容易被他们所感染。
导致无法上进、止步不前,严重的甚至会颓靡。
这说明,环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好与坏。
不想社交,并非是我们自高自傲、瞧不起人。
而是为了避免被不好的事物所感染。
北宋诗人周郭颐,在《爱莲说》里写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捍卫自己心灵不被污染,有错吗?
不想社交,是为了保持心灵的纯净,不受感染。
我相信,有很多人不社交的原因是因为:
“没有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有时候,不想社交,其实就是没有找到志趣相同的人。
人们又不甘愿和不喜欢的人玩,所以只好选择独处。
作家古龙说过这样一句话:
“有困难的时候找朋友,绝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真正丢脸的是,有困难的时候,竟然无朋友可找”
没有人希望自己在需要帮忙的时候,看着满满一堆的通讯录好友,却没有一个人是愿意帮你的人。
这才是活着的悲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