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的由来及历史

如题所述

白马寺的由来: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历史如下:

根据清代碑文记载,可以断定,边董白马寺北齐年间已初具规模,唐朝时兴起,元末明初,因黄河、漳河之患,寺庙墙垣倾圮,荒凉垢敝,及至明朝万历年间,经过大修后的边董白马寺,再度辉煌,开始了有碑文记载的历史,相传至今。

成安匡教寺是慧可大师讲经说法的场所,成安县二祖村又是慧可大师圆寂的地方。当时边董村东至匡教寺不过二十华里,北至二祖村不过十华里,西南至邺城四十华里,可见,佛教在边董村一带的兴起与慧可大师有着密切的联系。

白马寺的布局结构

在寺院东侧还有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十几座白石宝塔。宝塔结构精美,每一座有各自的特点,特别是塔上面的雕塑非常精美,独具匠心,巧夺天工,雄伟壮观,深受世人称赞。院内古树参天,寺东石塔耸立,并拥有田产400余亩,和尚尼姑100多人。其规模盛况可想而知。解放后,因多种因素造成寺院面貌改观。

白马寺所在集镇的居民及其周边百姓,为了满足对佛教文化的信仰,贯彻中央对于人民群众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希望有一个宗教活动的固定场所,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要求,热切希望重建白马寺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马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