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材编排特点

如题所述

三年级语文教材编排特点如下:

1、独立安排习作单元,突出习作关键能力的培养

安排独立事物习作单元,是三年级上册教材习作部分的一大编排特点。这样编排的意图,一是突出习作的重要性,二是更加重视对习作关键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习作的起始阶段,激发习作兴趣让他们自由表达、体会表达的快乐是教师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不拔高要求,重视对习作关键能力的基础性培养,是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观察是习作的关键能力之一。

2、习作与课文、助学系统,口语交际等相互配合

单元课文的选编,助学系统的安排,口语交际的设置与习作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第六单元内安排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里有多个围绕关键句来写的典型段式,并在课后安排了相应的小练笔,如“从下面的途中选择一幅,写几句话”等。

此外,课本中的交流平台梳理和总结了“关键句在段前、中、后的三种写法”,这样的安排与单元习作要求的“围绕一个意思写身边的一处美景”之间衔接配合紧密,既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阅读中习得的表达方法的机会,又为习作做好了充分地铺垫,避免进行低水平的平行训练。

3、关注习作兴趣的激发与保护

第一,通过设计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相关的任务,激发习作兴趣。习作一中“我们来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吧”,习作六中“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习作八中“你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等等。

第二,有趣的习作话题贴近学生已有的写话经验,容易给学生带来积极的习作体验。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习作话题比较丰富:有编童话故事,看图续编故事,写观察到的事物,写生活中的现象等,与二下册的写话内容编排有一定的联系,而且学生已有的写话经验也能为习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三,习作要求缓步上升,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树立习作信心。从整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来看,由“写几句话-----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再到“写一件简单的事”,习作要求慢慢提高,坡度平缓。从具体题目来看,一些课后的小练笔为单元习作铺设了台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