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需要有哪些

如题所述

人际需要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是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

资料扩展: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在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舒茨进一步根据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以及个体在表现这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将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六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illiam Schutz,1958)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进行人际交往的愿望和需要,并且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需要。

根据每个人对别人的基本反应倾向、需求方式的不同,舒茨把人际关系的需要分为3种,并且每一种需要还具有主动和被动两种不同取向的表现形式。

包容的需要,指个体希望与别人接触、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的需要。由这一需要激发的人际交往的主动取向表现为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被动取向表现为退缩、孤立、期待他人的接纳。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

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

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