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如题所述

你和同事关系再好,也要谨记一点: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涉及自己的隐私,尤其是这三个方面,一定不能说出去,否则,就等于给自己“挖了个坑”,授人以柄,等到被人算计,也只能怪自己“没有守住嘴”。
01

自己的人脉关系。

古人说:“朝中有人好做官。”用到现在,这种“裙带关系”的作用依然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比较偏远落后的十八线小县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
比如说,一家单位只招聘一名员工,同等条件下,当然是优先考虑“有关系”的人。毕竟笔试、面试都通过了,在考察环节“择优录取”也就名正言顺,别人恨得直跺脚,也无可奈何。

巴掌大的地方,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就那么几个,你自己不说,有心的人,也会通过种种线索,推测出你的“人脉关系网”。

如果你对此洋洋得意,展示出一种优越感,那也就等于“自揭底牌”,也会成为“众矢之的”。毕竟,比你背景更深、关系更硬的人多了去了。只是他们从来都不说,也不承认。那么,所有对于“关系户”的仇视和差评都会落到你头上,如果你本身又是个没有心计,也不懂城府的人,只能成为道德绑架的“牺牲品”。

当然,越是有城府的“关系户”,越是隐藏得很深。在平常的工作中,他们绝不会没事找事。有的人还会表现得十分卖力,以此证明自己就是凭“实力”吃饭的。他们工作能力强,也注重与领导、同事搞好关系,经过多年的打拼,往往能够站稳脚跟,形成新的人脉关系网。
02

自己的家庭状况。

人们常说,一个人有钱没钱,就像一个人是否穿了内裤,自己知道就好,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以免遭人笑话。

同事之间,虽然在同一个工作平台,大家处在相同的地位,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比别人更强一点,显得自己“高人一等”。既然工作没法比了,那就比家庭吧。

于是:“你爱人在哪上班”、“你爸妈是什么的”、“你家有几套房”?这些类似于“查户口”式的问题,就会被人穷追不舍了。不光是那些四五十岁的老阿姨们最是喜欢打听,有的领导也对此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毕竟,如果你是个有钱人,住豪宅、开豪车,到处旅游,他们也会觉得,想蹭蹭饭、沾沾光,都是很“长脸”的事情。而你本身就是个“穷光蛋”,家里条件也不好,别人便会打心底里看不起你。而若是你年纪轻轻,就经历婚姻的失败,更会被当作人生难以洗刷的污点,各种恶言都会四散而起。

所以,和同事之间,只谈公事,不谈家事,哪怕是大家都会谈论的“如何教育好孩子”这个无伤大雅的“私密”话题,你都要保持距离,划清界限。

让他人对你的家庭一无所知,才能在领导和同事面前,保持人格独立和应有的尊严。
03

和同事的罅隙。

人在单位,最忌讳的就是同事关系不合,不管你有没有错,只要你说出去了,那就一定是你的错。如果是不被领导待见,觉得很委屈,而去找同事诉苦,一时的嘴快,换来的或许就是“不会做人”的标签。

的确,人与人之间价值观念不同,有的人,就是“臭味相投”,他们习惯于假惺惺地相互吹捧。哪怕是很夸张地说:“你穿这件衣服,简直就是明星范。”这种拙劣的、夸张的说辞,人家也会笑得合不拢嘴。

而对于领导对于工作上的安排,虽然心底里很是抵触,可表现出来确实真诚地肯定和绝对支持,末了还要加一句:“领导您放心,我保准办好。”

那些善于“表演”的人,就算领导对自己各种挑三拣四,也会在公众场合,说领导对自己如何放心,如何信任,把那些“委屈”都当成是领导对自己的锻炼。说得多了,领导也会有所收敛,其他人,也不会再对你指指点点,说你“处不好关系”。
人在单位,不要指望能把同事变成朋友。

你要守住自己的小秘密,尤其是不那么光鲜、靓丽的一面。哪怕是虚张声势,也要树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

这样一来,领导和同事,才有可能,回敬你更多的重视和尊重。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