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我国每年有600多万的新生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他们包括大学毕业生、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和普通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毕业生。他们都需要工作。如果这样多的年轻人没有事做,甚至没有饭碗,无疑将是一大问题,解决不好会引起社会危机,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专门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金融、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生不仅可以在创业地落户,在创业地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也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毕业生如果创业从事微利项目,中央财政还给予贷款贴息。中国还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但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的大学生。有很多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原因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主要是存在教育忽略了市场需求的问题。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培养方面只注重学校的条件,而忽视了市场的需求。大学毕业生还必须从自身来找原因。世界上的事情并不都是天遂人愿的,有些客观因素难以改变。在我们改变不了客观环境的时候,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当前首要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从我们中国的情况来说,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眼睛只盯着当公务员,进大型国企。这些有限的岗位成了人人都去挤的“独木桥”。与此同时,许多民营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人才却极为缺乏,面临“人才荒”、“招工难”。许多大学毕业生只盯着大城市,而中小城市和农村极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才。因此,大城市人满为患,形成“漂泊者”群体、“蚁族”和无所事事的“啃老族”,而农村和基层单位却呈现人才的“空壳化”,造成了人才缺乏与过剩、就业难与人才荒并存的现象。从大学教育来讲,大学并不只是传授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同时还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思想。使学生懂得: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一个工作岗位和收入固然重要,但不能决定终身。最关键的是锻炼能力,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可以上圆梦园公益免费培训中心,有挺好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指导视频讲座。还有讨论群:212+360+23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6

2021年我国就业形势将延续总体平稳态势。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面临诸多挑战。

一、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竞争勃激烈

一方面高校应届毕业生再创新高。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为909万人,比2020年又增加35万人; 另一方面留学生回流。疫情导致更多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找工作,这让今年的职场新人们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增长了 33.9%,而在今年春节后第二周,随着考研成绩公布,更多应届生流向就业市场,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43.1%。


二、疫情影响仍有不确定性I

2021年《经济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疫 情形势并没有得到缓解,疫情的发展形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校园招聘岗位数量有所减少

据统计,截止3月16日,24365校园招聘服务面向2021届高校毕业生已举办25场专场招聘会,参与 企业7.5万+ ,提供岗位256万+。2020年2月28日自24365校园招聘启动一周,便已推出200多万岗位。

四、新领域新业态从业人数增多

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 障试点“,体现了国家对于新就业形态发展的重视。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参与共享经济的平台从业者人数,2015-2020年 增加3400万人,年均增长率9%。可以看到,新就业形态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不容忽 视的就业群体,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动力和潜力。

五、部分群体就业难度持续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然而, 在众多的职业中,却仍旧有部分群体“无业可就“。部分毕业生由于内在或外在、可控或不可控、稳定或不稳 定的因素,造成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加上今年岗位竞争激烈,一方面是受 到疫情影响,一方面是去年待业的毕业生的累计,此外还有留学回国的学生,就业难度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