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中药白芷播种时间及栽培技术)

如题所述

把地块清理干净秸秆杂草等,每亩地施入腐熟好的有机肥2000到3000斤,均匀撒入到田间后进行深翻土壤。白芷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季与秋季播种,播种方法可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法,一般每亩地仅需要2斤左右的种子即可。白芷撒完种子之后,可采用喷水式进行浇水。
白芷作为一种比较普通的中药材,也是医用比较广泛的药材品种之一。其适应性强,适合种植范围也较为广泛。下面就白芷的种植管理大概的事项进行介绍。
白芷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如果选择种植中药材白芷,可以在粮食作物收获之后,把地块清理干净秸秆杂草等.每亩地施入腐熟好的有机肥2000到3000斤,均匀撒入到田间后进行深翻土壤。
翻耕后的土壤可晾晒两天,借助阳光杀灭一些细菌,并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然后再把翻耕后的土壤进行耙细耙平,捡出土壤中的庄稼根和杂草等杂物。
然后再进行做畦,一般可做宽两米左右,高20公分的平面畦,畦与畦之间大约30公分。
白芷播种的方法介绍
白芷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季与秋季播种,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在我老家这边通常是收获冬小麦后再进行种植。
这样可多收一季小麦。白芷的种子要使用上一年收获的新种子,这样的新种子才能保证高发芽率,陈种一般不再作为种子选用。
播种方法可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法,一般每亩地仅需要2斤左右的种子即可。为了节省种子,可混入些沙土一起撒播。
有些类似于农村撒萝卜,把种子均匀地撒在翻耕后的土壤上,再用耙子轻轻耧平土壤,覆盖住种子就行了。如果撒土覆盖,以选用沙土为宜,覆盖不宜过厚,约一公分左右即可。
白芷撒种后的管理
①浇水
白芷撒完种子之后,如果土壤干燥,可采用喷水式进行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大,以土壤湿润即可。
②剔苗
当白芷幼苗出土后,生长到大约6公分高时,可进行一次剔苗,剔除一些弱苗、病苗等,让白芷幼苗有一个合理的生长密度。
③剔苗定植
当幼苗长至16公分左右时,可再次进行剔苗定植。此时不仅要剔除病苗弱苗,对于白芷苗有出现青白色茎秆苗也要一并剔除。
这些属于是抽薹苗,抽薹苗属于无用苗,此后在其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及时剔除。在此期间,同时做好清理杂草的工作,每次剔苗的同时也可做杂草拔除作业。
④中耕除草
对于定苗后的白芷,要做两到三次的中耕除草,同时也可以起到松土的作用。
幼苗期间中耕时要把握好深度,深度不宜超过3公分,避免伤及白芷苗的根系。
⑤施肥
在白芷植株此后的生长中,也需要追肥与浇水等管理。一般施肥时间可选择春季与秋初进行,施肥的方法可开沟施入,施肥种类可用过磷酸钙或腐熟好的有机肥。
总结】白芷的种植管理大致的做法也就以上这么多,直至到白芷成熟收获,种子可用于种植使用,其根茎挖出后,清理干净泥土晒干,就是中药材中的白芷药材了,可用于加工出售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