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如何做到“三不伤害” 详细�0�3

如题所述

企业职工如何做到“三不伤害" 该绷一绷我们心中的那根安全弦了!生命是宝贵的也是极其脆弱的,一失足成千古恨。无数血淋淋的教训昭示我们,“三不伤害”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奠基石,是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那我们就踏踏实实地从“三不伤害”做起吧。 “三不伤害”乍听似乎平淡无奇,细品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实际生产过程中,绝大多数事故都是违反“三不伤害”的恶果。这就启迪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认清事故危害的严重性,不断强化自我的安全意识。 在作业过程中,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应当保持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识别和处理危险的能力,使用必要的劳保用品,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服从安全管理,杜绝侥幸、逞能、想当然的心理,做好自我防护,切实做到不伤害自己。 其次,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或向现场管理者汇报,同时自身也不制造、不遗留隐患。职工聚集作业的场所,更要关注周围的安全状况。留意周围的活动,考量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对所接收到的安全指令,认真理解后不折不扣地执行,保证不伤害他人。 再者,发现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要勇于抵制、及时处理险情并果断报告上级,面对他人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不当行为,宁可停止作业或撤离现场,做到不被他人伤害。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将互保的重要性落到实处,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即使相互之间有过矛盾和冲突,也不能把他人的生命视如儿戏。危难关头,保护同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运用所学安全技能,冷静处理遭遇的突发事件是我们的责任。 其他答案 细说“三不伤害” “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曾是我国安全生产规划中的一项内容,而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三不伤害”这一安全理念也就自然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因为要做到“三不伤害”必须围绕人这一主体才能实现。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出 “三不伤害”这一宝贵经验,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听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但其中却蕴涵着非常深刻的安全哲理。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安全工作核心,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理念的生动写照;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普遍规律;更是强调自我保护和相互珍重的法宝。 也许有的人对“三不伤害”这一安全理念不能完全领会和认同,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被他人伤害”的事实却时有发生。例如:有的人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伤害事故,还有,在特定的工作场所,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或使用防护器具,久而久之,导致职业病或其它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些都是伤害自己的行为;有些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他人直接造成伤害。有的人因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不仅伤害了自己,而且还殃及他人,在今年大年初六发生的辽宁阜新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直接原因就是因为一名工人的违章操作,不仅害了自己,还葬送了其他200 多人的无辜生命。还有,在生产现场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人存在不安全行为时,没有及时汇报、处理或提醒、制止,致使他人受到伤害。这些都是伤害他人的行为;在多人作业的场所,由于协调不当或没有注意周围安全状况等原因,被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伤害。在许多生产安全事故中,不乏是因为发现别人在违章作业时,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没有及时制止,发生事故后,被殃及池鱼,这些都是 被他人伤害的表现。象这样的事故案例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这些血的教训进一步说明“三不伤害”是强调自我保护和相互珍重的法保。 一切生产、生活都源于生命的存在,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如果失去了生命,其他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因此,安全已成为人们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是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确保“三不伤害”的有效途径。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三不伤害”,应从以下两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认清事故危害的严重性,不断强化自我的安全意识。在作业过程中应当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安全管理,努力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危险识辨和事故防范能力。在作业过程中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搞好个体防护工作,做到不伤害自己; 二要在作业过程中,杜绝不安全行为,发现不安全隐患和其它险情及时处理或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制造、遗留事故隐患。特别是多人作业的场所,更要关注他人的安全,关注周围的安全状况,留意周围的人在做什么事,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保证不伤害他人。 三要注意他人的行为会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发现“三违”现象,不仅不同流和服从,还要敢于抵制,及时果断处理险情并报告上级,做到不被他人伤害。 “一人把关一人安、众人把关稳如山”,因此,倡导“三不伤害”这一安全理念,对于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保护广大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 企业职工如何做到“三不伤害" 一、首先要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让职工做到“三不伤害”是企业法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一些地方对企业法人的处理偏轻,而对地方政府主管领导追究过多,这就很容易使企业认为责任主体主要在“上面”,导致事故处理过后企业法人对安全生产仍不重视。要建立严格而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问责制,发生生产责任事故必须要追究企业法人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职工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人身安全是职工最大的切身利益。在新职工安全培训方面,不能走过场,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后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三、职工要识别所在岗位存在的危害源 不同的企业发生的事故类型是不同的,如煤矿主要的危害是瓦斯,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则是防止火灾。因而职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有明确的危害识别观念。即便是同一个企业、同一个班组,不同的岗位也应该有不同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在危害识别上千万不能吃“大锅饭”。 四、确立全局“安全链”。 一般来说,职工“不伤害自己”比较容易做到,因为人人都有对危险的防护本能。“不伤害别人”也好理解,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别人的一一种保护。但“不被别人伤害”却不容易做到,因为这种“伤害”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不能预料和防护的。现代化的企业都是流水作业,环环相扣,每个职工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环,无论哪一环松动都将影响到下一个环节,因此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不被别人伤害”上。 五、要有充分、快捷、有效的紧急预案 有“预”则“安”,有“预”则忙而不乱。因此,我们要完善事故预案和紧急救援体系。特别是高风险的生产企业要创建有自己特色的预案,对各个生产区域和施工项目、各类生产装置、各个生产环节都应按个案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紧急预案就是一套争取时间的救命方案,也是预防事故的一个方面。 防止“三个伤害”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都能兢兢业业,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三不伤害”就一定能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2
那么,企业和职工如何做到“三不伤害”呢?笔者认为:
一、首先要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让职工做到“三不伤害”是企业法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一些地方对企业法人的处理偏轻,而对地方政府主管领导追究过多,这就很容易使企业认为责任主体主要在“上面”,导致事故处理过后企业法人对安全生产仍不重视。要建立严格而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问责制,发生生产责任事故必须要追究企业法人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职工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人身安全是职工最大的切身利益。在新职工安全培训方面,不能走过场,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后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三、职工要识别所在岗位存在的危害源
不同的企业发生的事故类型是不同的,如煤矿主要的危害是瓦斯,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则是防止火灾。因而职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有明确的危害识别观念。即便是同一个企业、同一个班组,不同的岗位也应该有不同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在危害识别上千万不能吃“大锅饭”。
四、确立全局“安全链”。
一般来说,职工“不伤害自己”比较容易做到,因为人人都有对危险的防护本能。“不伤害别人”也好理解,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别人的一一种保护。但“不被别人伤害”却不容易做到,因为这种“伤害”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不能预料和防护的。现代化的企业都是流水作业,环环相扣,每个职工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环,无论哪一环松动都将影响到下一个环节,因此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不被别人伤害”上。
五、要有充分、快捷、有效的紧急预案
有“预”则“安”,有“预”则忙而不乱。因此,我们要完善事故预案和紧急救援体系。特别是高风险的生产企业要创建有自己特色的预案,对各个生产区域和施工项目、各类生产装置、各个生产环节都应按个案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紧急预案就是一套争取时间的救命方案,也是预防事故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