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乡镇人才队伍建设

如题所述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最大的资本,乡镇实现跨越发展,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经济竞争表现为市场竞争、产品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入WTO后,使我们直接与世界对话,人才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已是必然趋势,也使人才超越资金、技术等成为第一关键要素。乡镇党委要不断强化人才思想,把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不断加大智力投入,加快机制创新,通过人才积累抢抓发展先机。尤其是目前比较困难的乡镇更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开发利用,要在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调整人才结构、调动人才积极性等方面研究制定比其它地区更为宽松优惠和灵活的政策性措施,努力建立事业留人的用人机制、多元化的分配机制、人性化的服务机制、市场化的配置机制,进一步推进乡镇人才政策和机制创新。
2、参与人才竞争。留住、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只是“待遇引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事业留人”。要把人才开发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放在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上,突破求全责备的老框框和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千方百计形成“政策洼地”,提供“创业平台”,以弥补人才竞争中的劣势。目前,外资各领域纷纷抢摊中国,大力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使经济人才争夺战更加白热化,面对外资公司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优厚条件,经济比较困难的乡镇只有不断创新,出奇制胜。要加强合作,用项目引人才。充分尊重人才的智力劳动价值,采取折价入股、赠送期权、提供创业条件等多种形式开展项目合作,通过帮助专业人才实现智力成果的转化,实现其人生价值,吸引各类人才加盟到镇、村、企业、单位。要兼并收购,连锅端人才。抓住企业单位改制重组的有利时机,加强对相关企业单位的兼并收购,在接受资产的同时,也将原单位企业人才收归旗下。要异地设立机构,就近挖掘人才。在人才资源丰富的大中城市设立研发机构,以此为载体,就地招聘专业人才。要提前投入,以情感引人才。利用乡镇现有的人员、人才的亲情、感情、交情吸引适用人才。
3、加快人才培养。乡镇要适应跨越发展的需要,必须以人才资源开发建设为主题,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人才为重点。培养人才就等于发展经济,等于创造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未来。加强和造就人才队伍,必须坚持输血与造血兼顾,外引与内造并举。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要积极地寻求和引进人才,更重要地是培养好、使用好自已的人才。要把人才培养看作地方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要舍得投入,要通过设立人才基金、健全培训机制,让所有人员都有机会再深造、再提高。可以采取产业引进、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管理引进等柔性不流动模式,以借调、兼顾、聘用等不改变人才行政隶属关系,不迁户口、不随调家属的形式,吸引高层次人才为乡镇提供智力服务或来乡镇进行短期服务。可以借助外脑、借助外力,通过联合办学、厂际交流、科研合作等“借鸡生蛋”、“借炉炼丹”,使镇、村、企业、单位的人员更新知识,提升层次。
4、优化人才环境。要想使乡镇人才质量有较快增加,高层次人才比例有较大增长,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进一步适应,笔者认为,优化人才环境尤为重要。体制和机制和活力能带来社会发展,包括人才建设的无穷活力。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体制和制度的竞争。优化人才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扩大人才队伍,使用优秀人才是前提、是关键。实践证明,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要慧眼识才。合适即人才。在人才的使用上,要打破条条框框,不唯学历重能力,少言文凭重水平,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真正做到量力录用、人尽其才,防止人才错位,造成隐形浪费。要真心重才。肯定人才的特殊价值,对人才的贡献要量化、物化,积极推行按技术分配、按贡献分配、按实绩分配、按能力分配等现代分配方式,充分体现一流人才、一流报酬、一流待遇,激发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要放胆用才。人才是用出来的,乡镇一级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开发使用好人才。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锻炼人才,使他们在生产一线释放潜能。同时,要善于出课题、交任务、压担子,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开拓意识,增强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促使他们早日成熟,早出成果,要鼓励人才共享。改变“用则必有”封闭式的人才观,确立“只求所用,不求所有”开放式的人才观,不断完善人才流通机制,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既减轻镇、村、企业、单位负担,又能使人才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5、建立人才制度。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不能急于求成,凭一时兴趣随意挑,又不能流于形式,搞花拳绣腿做摆设。只有强化领导,健全机制,规范运作,才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笔者认为最好要制定和完善好培养、管理、使用一系列制度,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例会制度、职责分工制度、人才工作目标管理制度、联系点制度、会办制度、督促检查制度、领导与专家人才联系制度、人才培训制度、健康体检制度、座谈信访制度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