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如题所述

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科学的一面:即教育学,教育学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艺术的一面:即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

扩展资料:

科学是符合客观的真,艺术是发自于内心的美。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当然,对于教学艺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把教学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学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

教学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

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教育学

百度百科-教学艺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教育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人们说,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更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虽然也有规律,教育活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个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有法,没有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教育更像艺术,艺术也有法则,但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看了“名师成长诡计访谈录”,更坚定我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的信念。林良富老师是一位智慧型的教师,既能宏观把握又能脚踏实地,处处显示出他的教育智慧;刘永宽老师潇洒大气,在不懈的追求中推陈出新;俞正强老师在平淡中显心智,在朴实中表现美;金莹老师喜欢琢磨,把每一堂课都上得完美;邱向理老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总能捕捉到教育的细节,关注学生。他们中,有的老师以严肃认真见长,有的老师以诙谐生动见趣,有的老师以细腻关爱感人,个个老师的风格都不一样,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艺术是什么?教育是艺术,有无尽的创造力在吸引着教师。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走进艺术的殿堂,总会被一件件艺术品所吸引,被他们的艺术创造所震撼。学校就是艺术殿堂,儿童就是一件件艺术品,他们吸引着我们去创造。 周玉仁(著名小学数学教育专家):他们并不特殊,很普通,很平凡。他们大多是农家子弟,有的从小立志当教师,而更多人“从教”之理乃是——无奈选择、机缘巧合、子顶父职。但是一踏进校门,他们就被这些天真无瑕的孩子们所吸引,爱上了这个事业,一干就是几十年,而且乐此不疲。对课改,他们首先是认真学习,接着是积极实验,但不跟风,保持了这个年龄段和层次的人应有的理性态度。他们知道,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的教学才能是要通过多少个40分钟一点一滴地培养出来的,自己必须上好每一节课。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即使是同一位教师教同一个教学内容,前后的教学设计与构想也往往不同。他们在不断地否定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他们的课堂教学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实(扎实)、活(灵活)、新(新颖)、厚(厚重)。更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情境怎么设计,学习方式怎样改变,在40分钟里都紧紧地突出教学的本质东西,把数学的“根”留住。以平常心对待课改,按教育规律办事,课堂教学讲求实效,这就是数学名师的素养。他们的课,有的是朴素平实,平实中见功底,大气潇洒,大气中透灵气,真是留有尾声听余音,使人回味无穷;有的是清晰而细腻,流畅而完美,恰似师生合奏的乐章;有的是简洁严谨,丝丝入扣,含而不露,引而不发,达到与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之效;有的时而奇峰突起,引人入胜,时而妙趣横生,扣人心弦,颇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势……他们的教学风格各异,却都能把数学课上实、上活,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使听课的同行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03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的进行有明确的目的、系统的内容和严格的组织。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法阵,品德培养的过程。大致分为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五个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具有其内在的客观的基本规律。
第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以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坚持直接经验一间接经验的统一。
第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质量的检查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才能产生内化的效果;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第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要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第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有为他们的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要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为了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矛盾,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即教学中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与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即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巩固性原则:即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抓好学生的复习环节和运用环节,教学生复习和记忆的方法,提高复习和记忆的效果。 循序渐进原则:即教师要按照教材系统性进行教学,在注重系统性的同时抓重点和难点,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因材施教原则: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即教师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教学规律及由此指定的原则是教育本质属性中客观存在的,我们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必须以此为依据,确定方法论,才能确保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即教学有法可依,所以说教育是一门科学。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依据教育的规律和原则,选择或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又体现了教育在科学性大背景下的艺术性。 例如,在一堂英语教学课中,有的老师语言表述能力较好,习惯运用语言创设情景,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思考,激发兴趣;有的老师则习惯于利用直观教具来展示问题,比如彩纸片裁剪,食物的等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
第3个回答  2020-12-24

教育是人生的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