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理模式?

如题所述

地理模式是用于课堂教学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地理模式的流程为:
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
结合学科特点,教师通过采用不同的素材和途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其紧跟教师思路,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导入新课常用的方法:故事、谜语、、新闻报道??。
第二环节 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是导向,是导航仪。教师在引出课题后,出示课件上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并对个别目标给予解读。但在课前3分钟,教师或学生要把课时“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层面的目标板书在黑板固定的区间,便于课堂教学活动展示时逐一落实。
●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班级学习目标,从实际出发,各学习小组组长结合本组的学情,自觉主动地定位小组的学习目标,组内成员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自我确定个人的学习目标,彰显分层学习目标的新理念。
●教师:编制课时“三维目标”,依托课标中的课时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学情,学科性质等进行预设,同时还要考虑随机生成。实施“精心预设,精彩生成”的原则,以期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知识与技能目标,融合“至少”、“以上”等字词,呈现出分层目标。
第三环节 独学
﹙一﹚检查反馈: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从检查内容和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潜能生。检查以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的形式呈现出来。检查反馈也可根据具体教学设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独学是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是自我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所有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课上独学对于统一设置的基础性的任务和问题,经过看书、发现、检测等,学生学会“能够学会”的基础知识,筛选形成不会的“困难”问题。并把困难问题带入对学环节。
●学生:独学是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起步,是对学、群学的基础。学生依据导学案这张“施工图”,以本为本,“走进教材”。 通过对教材圈、点、勾、画,理解、识记课本知识,使大部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找出自己的疑惑。用双色笔标注,带到对学环节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以便自觉主动的进行对学活动。
●教师:依靠课标中课时内容的要求,学科特点,教材编排,学生学情等,预设出学生独学的内容,编制成几个问题,通过课件呈现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容量、新旧知识迁移、重点难点处理,兼顾学生差异,分层设计问题。根据独学的内容,教师并作出方法上的指导,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独学活动。
教师巡查时,关注各小组里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和质量,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潜能生要适时点拨指导,独学环节完成时,教师督促学生进行对学环节。
第四环节 对学﹑群学
﹙一﹚对学:对学是指组内两名同等程度学生间的小合作学习,其作用:既能解决独学环节同等程度学生间存在同等层次的“困难”问题,以期达到相互对知识的补平,更会产生“1﹢1﹥2”的增值效应。
●学生:对学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再深入。针对独学环节筛选出的困难问题,通过“同质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对子间存在的问题,实现同质资源互补。
●教师:高度关注各小组里每一个对子的对学态度和质量,尊重每一个对子间的差异,不搞“统一标
准”,班内巡视指导时,对个别对子尤其是潜能生对子进行适时指导帮助,查询信息,做好问题记录。对学环节完成时,教师督促学生进行群学活动。
若教材较简便,学习的任务又少,对学过程中问题都得到解决,就不必进行群学环节。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难度系数大小,是否选取学生进行群学。
﹙二﹚群学:是组内学生多个对子进行的大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主要针对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有:开放式的问题,归纳总结的问题,产生质疑的问题,任务过大个人无法完成的问题,产生意见分歧的问题??。
●学生:群学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再提升。群学时,学习组长相当于主持人,把组内的问题逐一提出,学生采取不同的交流方法,在观点的碰撞中,相互启迪。通过合作,解决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辅优补差的问题,解决了学生更多表达和展示机会的问题。
●教师:参照课标中课时的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指导用书的要求,学科性质,把课时内容中探究性任务,设计成几个问题,每个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编制,并以课件的形式投放,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并对探究的内容进行方法指导。
教师参与小组群学活动,要“低低头”,“弯弯腰”,采取“问一问”,“听一听”,“看一看”的方式,关注每个小组群学的效度,关注探究的深度,督促组内不同质学生的帮扶,并及时指导。做好小组学习探究问题的记录,以便班内展示。
第五环节 展示点评
展示,即“发表,暴露,提升,呈现,示范,表达”。展示的内容有基础性知识、探究性知识、达标知识,思维、方法、规律等层面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点评、质疑。
●学生:学习任务展示时,展示组、点评组、质疑组的学生要积极主动,或教师喊号下进行活动。 展示组的代表进行展示,要聚焦问题。若进行口头展示,声音洪亮,语言规范,有时要用肢体语言,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回答。若进行黑板展示,尽快进入预定的位置,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粉笔。听展者观看、倾听,不随意插嘴,不私下议论,做好随时记录。
点评组的代表进行点评,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者,不做重复、无意义的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诚实的指出不足,大胆鼓励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表露,达到质疑对抗、文本批判、个性解读、个性生成的目的。
质疑组(或其他组)的代表进行质疑,对展示组、点评组的问题,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语言规范,简明扼要,质疑组无需举手,听教师指号回答,或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既要预设展示的内容,同时关照问题的生成。基础性知识一般采取口头展示,探究性知识多采取黑板展示。教师更重要的作用根据学习任务的多少,进行展示、点评、质疑的合理、恰当的有效分工,每个学习任务都安排一个小组展示,一个小组点评,一个小组质疑。按照先后顺序活动,真正实现了“组组有任务,人人都参与”的顶层设计。
教师不时的进行纠偏、补漏、评价,有时可质疑,引领学生向更深层次去思考,去探究。基础性任务多由潜能生展示,探究性任务多由中等生展示,优等生进行点评、质疑,分层设计展示任务。
第六环节 精讲点拨
只有消除不讲不放心、不讲不尽责任、不讲考不好的“三不讲”应试教育观念,才能实现 “点拨” 与“精讲”。 点拨要把握好时机,讲究分寸,点拨到位但不要越位,不能代替学生思考。精讲的内容要把握好“三讲”的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惑点、盲点。
●学生:根据展示环节暴露或生成的问题,结合内容的易错点、易混点、重点、难点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先独立思考,再多向交流,向深度方向探究,实现有效探究,总结规律,抽取本质等。
●教师:课中展示阶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愤”和“悱”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选择一些有效方法进行点拨。教师要把握好“精讲”的度“三讲”的内容,并渗透一些学科思想、思维、方法、规律等,学生快速理解,掌握并拓展应用。
第七环节 达标测评
课堂的效果聚焦在目标的达成度。关注优等生解决问题的创新点,关注中等生解决问题的准确度,关注潜能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注重分层转化,关注分层提高的提升率。
●学生:测试时,不看课本,不查材料,不交流讨论,不看他人的答案,独立完成。在限定的时间内,小考结束,按照老师给出的答案,或学生黑板展示的答案,组内同质对子用红笔互批。学习组长公布成绩或举手表决,验证达成度。
●教师:分层设计达标问题,利用导学案上的达标测试题,或自编测试题,放在投影仪上投放,让学生进行即时小考,公布答案,落实学生达标过关,并作出讲评的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评选出学科优秀小组和个人。
第八环节 系统总结
通过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小结,使其完善知识体系,梳理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1
就是答题模板。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
2.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
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
①气候(湿、热、冷、干) ②植被状况
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 ④河流发育程度
4. 气候特征:
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
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5. 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征:
①流向与长度 ②流域面积 ③支流多少及形态
④河网形态、密度 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 ⑥落差或峡谷分布
7.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 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 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
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半球位置 ④相对位置。
10.等值线特征:①等值线数值高低 ②延伸方向 ③弯曲趋势 ④疏密变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