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以折价方式发行债券时,每期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是()

如题所述

C 每期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是按实际利息计算的应计利息。
拓展资料:1.应计利息是自上次支付利息以来债券的累计未付利息。买卖债券时,卖出债券的结算价应为债券的市场价加应计利息,即买方向卖方支付债券的市场价加应计利息。但由于债券有一次性最终付息和分期付息票付息两种形式,上述结算价格只会发生在分期付息票交易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收益债券是一个例外,因为收益债券只有在盈利时才会支付利息。
2.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如下(以每百元债券的利息金额列示:应计利息金额=票面利率÷利息天数÷100。应计利息涉及的付息日的处理:如3月15日为付息起始日,一年付息一次,次年3月14日结息后,将取消付息;次年3月15日,利息将重新开始。[示例]一种债券,付息日为1月1日至7月1日,金额为10万美元,利率为10%。如果该债券在3月1日出售,应计利息为1700美元(10%×10万美元× 2/12)
3.实际利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存款人或投资者获得利息回报的实际利率。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越高,其货币的可信度就越好,热钱流向该国的机会就越高。例如,如果美元实际利率上升,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持续,国际游资流向美国的情况会更加明显。投资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债券、股票、房地产、古董和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汇率基本遵循实际利率走势。
4.利率政策是宏观经济管理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利率在国民经济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它是对储蓄的回报,它影响着收入者如何用未来的消费来分配收入消费。利率的结构性控制将积累的储蓄分配给不同的资产——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利率政策对储蓄和投资的过程产生影响,并通过这些过程对金融资产的发展和多样化、生产的资本强度和产值的增长率产生影响。当价格稳定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一致。然而,当出现通货膨胀时,经济主体需要区分这两种利率。一般来说,估计实际利率的方法是名义利率减去国内通货膨胀率按照一定标准的变化率。在利率由行政当局决定的国家,政策制定者可以调整名义利率,并努力保持实际利率为正,这可以鼓励储蓄,增加金融媒介的作用,促进金融市场的统一。然而,在学术界,关于利率政策对储蓄、投资和产出增长率的实际影响,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一些实证研究报告表明,相当大的负实际利率并不总是像大多数传统理论预测的那样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其他研究报告显示,实际利率和储蓄水平之间,或者实际利率和投资水平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因为这些经验主义的结果部分取决于实际利率是如何估计的,所以理解这些估计中涉及的概念问题是有帮助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