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能学习并使用语言?

如题所述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语言,人会说话,动物不会说话,很多专家和学者们也都是这样说。
2、不仅仅人是有语言的,动物也是有语言的,鸟鸣、狗叫,其实都是一种语言交流。但是动物的语言和人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动物的语言是混乱的,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更多的思维和逻辑性,只是一种本能,是暂时的行为。
只有人的语言可以说是理性的语言,是有逻辑的、有思维的、有思想。所以人和动物的语言不同,最终衍化出,谈人的思维能力和思想力。
3、人的思维能力和思想力分三个层次进行了剖析。第一个层面,人类的生存。非常形象非常有趣的说,大自然赋予了宇宙万物,每一种生物都有一种独特的生存的本领,把它叫做本能。比如说赋予了蜘蛛织网的本能,决定它生存的就是那张网。蜜蜂可以铸造出六菱形的蜂巢,他说蜜蜂是整个宇宙界最伟大的艺术家,在这方面人类跟它比相形见绌。
4、思维能力是由我们独特的记忆能力演变到现在我们人类的另一个生存的本领,也是生存的要诀。
人不能放弃的德行的修炼,人之所以可以称为是理性的动物,人之所以把自己从动物界划分出来,除了前两项之外,德性的重要。
动物界为了生存,弱肉强食的法则,不能在人类社会再去重演。如果在人类社会还在奉行这样的法则,没有道德基础,没有秩序的话,人和动物就没有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8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本能”在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
动物的绝大部分行为都是基于本能的,所以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行为的一致性很高。
而人的行为(或者说性格)更多的是在本能的基础之上根据后天的种种境遇而塑造出来的,所以人和人之间的行为方式差异很大。
用一个比喻来说,动物的行为方式是预先进行编程的,在什么情况下做何种反应是天生的,与环境关系不大。而人一生下来,除了部分本能,还自带一个学习程序,什么情况下要做何种反应是根据实际经历不断习得的,更能够适应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所以不同人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性格,也就是行为方式。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受单纯的欲望支配。
人是高级动物,是哺乳动物的一类,属其最发展高级者。而普通动物并不拥有高智商。按传统说法,主要体现两方面,一是社会性高,一是智力高,国家,家庭,造工具等等均由此派生出来,动物这两方面则没有或表现初级低级。人有意识,有思维,有语言,通过语言,人促成了一个统一的社会;通过语言人可以积累文化,后代可以快速传承前人的文化成果等。
第2个回答  2021-12-18
人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意识是人脑(不是大脑)特有的机能,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的动物都不具有意识,只有本能。所以人有了意识就有了思考,所以高于其他动物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②意识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构,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这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④此外,意识还能影响、调控人体生理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实现:①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②并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③意识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从意识对物质的反映看,它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意识的反作用看,它表现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意识的反作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反作用,都是通过人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而实现的。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有了人脑并不一定具有意识,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这才有了意识
第3个回答  2021-12-18
是,并且人还会创造和使用。
第4个回答  2021-12-18
我们为什么要拿语言来辩论,语言本身应该去怎么表达?语言作为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分,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它?
孟子曾经说“人禽之辩”,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分在于人是有道德感的,人是有四端之心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与是非之心。
人和动物真正的区分并不在道德上,其实在动物中有很多反哺的现象,猫妈妈护着小猫,表现出的慈爱,其实一点也不逊色于人。人与动物真正的区分,其实是在语言上。
下面就有一段关于语言的思考,语言并不是像风吹过去一样就飘散了。“言者”,说话的人一定会有他想说的内容,但是言说的内容又“特未定也”,就是不确定的。
而我们嘴巴一啪嗒,语言就出来了,其实我们想不到下一句要讲什么,我们说话的时候,内容并不是完全确定的。比如说我们平时的发言稿可能写了2000字,但真正脱稿去发言的时候,可能2000字当中,有一半是一样的就很不错了。我们用语言来讲话,肯定是有内容的,但是我们讲出来的内容,又是不确定的。
“有言焉邪,未尝有言邪?”反思到底有没有语言的存在呢?
“人有语言,可是人的语言与小鸟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小鸟也有自身很丰富的语言。感到很困惑,人有语言,鸟也有语言,其他动物当然也有自己的语言,那语言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这是针对当时各种口水战、各种辩论,发出的一个具有讽刺性的感慨。
人与动物真正的区分,其实是在语言上。
有语言存在吗?那你们都在拿语言干嘛呢?吵架之后就会思考,我们吵来吵去的,你的语言与小鸟的叫声有什么不一样呢?这就是要表达的一个很讽刺的观点。但是思考的问题很重要,中国哲学家中庄子是第一个思考语言问题的。
“语言究竟是什么?”于是庄子又开始提问了,“有辩乎?无辩乎?”我们的语言和别的物种的语言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他说:“言恶乎隐而有真伪。”言隐藏到什么地方才有了真伪的区别?
他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语言是用来表达“道”的,“道”是最高的,是道家的终极意义。但是现在的语言却变成用于表达的“器物”了,甚至连表达的“器物”也不是,
庄子后来也说:“言而足,则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言而尽物。”语言如果能表达得好的话,则每天都在表达“道”。“道”是具有终极意义的东西,它是最美好的东西。用西方的话说,它就是真理。语言本来是我们用来探求真理的,表达美好的,怎么就变成了一个我们用来吵架的工具了?
言而足,则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言而尽物。
你只摸到了象腿,只摸到了象的脚趾头,摸到了象的耳朵,就以为自己触碰的是全部了。这种小的成就遮蔽了你对“大道”的理解,对“大道”的感受。各家都沉浸在自己小的成就里,所以才产生了辩论,这是庄子的感叹。
“言隐于荣华”,“荣华”就是指他们辩论的语言,各种有技巧性的辩论,各种奇葩的辩论,使出浑身的劲,把自己的口才全部都用上了。用了如此多有技巧性的语言,就会很浮华,“荣华”就是浮华的意思。但真正能表达道德的语言却被隐蔽了,你是可以去说的,但是你用带有技巧性的语言辩论出来的东西,一定不是道。
“道”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东西,是一个常道,是一个恒道。它不随你的语言而改变,它就是正确的。“
语言的概念是可以拿来命名的,我把水杯叫做杯子,我把它叫书,它们都是可以命名的,问题在于这种名称也不是符合“道”的。因为符合“道”的名称,是永恒不变的。就比如说,“道”作为宇宙最根本的东西,不管你用什么名称来命名它,“道”一定是永恒存在的。
以后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