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简单明了的介绍

谁可以简单明了的介绍一下袁世凯,我要准备考试,但是看书上他一会儿是慈禧那儿的,一会儿又和孙中山他们作对,一会儿又临时大总统,不太明白。谁能用简单明了的话讲一下他,顺便把上述事一并串入,谢谢。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

字慰廷(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故又称“袁项城”。清末民初的军事和政治人物,北洋军阀的鼻祖。袁世凯出生于清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即1859年9月16日)未时。
袁家在清道光年间开始兴盛,袁世凯的从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运总督,并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为淮军重要将领,为其家族成员如袁世凯等人将来进入仕途打下良好的人脉基础。袁世凯于清季投身行伍,襄赞洋务运动及新政,自道员、督抚累升,至入值军机,甚至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清末头号权臣。
袁世凯自1895年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起家,渐为清廷所倚重。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北洋新军),为清末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系军阀亦多源自清末新军。
1898年戊戌政变前,光绪帝帝党人物曾寄望于袁的新军,谭嗣同即曾面劝袁世凯兵变,出兵慈禧太后所居之颐和园,控制燕京政局。袁却将这一消息告诉忠于慈禧太后的荣禄,结果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失去朝廷政权并遭软禁。然而袁世凯当时的决定,对于戊戌维新的成败,是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至今仍有争议。以往一般认为袁世凯将消息转告荣禄是戊戌政变失败的主因,但近年的研究发现,慈禧后党发动政变,实起于袁告密之前。甚且,以袁世凯当时掌握的新军战力,亦不足以对抗听命于荣禄驻扎于北京附近的众多部队。
1899年冬,因义和团在山东的排外斥教行为,引起欧洲各国不满,清廷被迫撤换纵容义和拳民的山东巡抚毓贤,代之以袁世凯。这是袁世凯首次出任方面大员。身为封疆大吏的袁到任后,一改毓贤的处理方针,对拳民大力镇压,令其在山东无法立足,由鲁逃往燕京、天津一带,慈禧太后以民气可用,故纵容义和团继续排外。翌年爆发了八国联军战祸,山东省在袁世凯治下则维持稳定,并且加入东南互保。
1901年李鸿章去世,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成为疆臣之首,北洋之主。袁世凯大力襄赞新政,包括废除科举、督办新军、建立学校、奖设工商等,第一支中国新式警察队伍亦于天津成立。1903年袁世凯任朝廷中央练兵处会办,编练新军。
民国成立后,世凯当选首任正式大总统,于1916年称帝,但终归失败。

参考资料:《袁世凯评传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9
相信我的历史吧
这些可都是历史书里的

袁世凯是慈禧时期新建陆军的总司令。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为了和慈禧太后以及荣禄的武装力量做斗争,想伺机拉拢袁世凯。袁世凯表面支持光绪帝,暗中却和慈禧太后等守旧势力相勾结。如此如此,戊戌变法失败。袁取得慈禧信任,升官发财~
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国外使节相中袁世凯以维护自己在华统治权。他们实行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等政策助袁篡夺革命果实。孙中山被逼无奈,同意了只要袁世凯使清帝退位,并宣布赞成共和,便保举其为大总统。袁世凯便逼迫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
于是他顺理成章成为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