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地区赛诺曼阶/土仑阶界线附近其他地球化学特征

如题所述

近年,成都理工学院沉积所在西藏南部定日、岗巴及江孜地区做了大量的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极大地丰富了赛诺曼阶/土仑阶界线附近古海学的研究内容。

江孜床得剖面在赛诺曼阶/土仑阶界线层上发现碳酸钙含量明显偏低;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图4-7);氧化铁含量高,而Fe2O3含量低等特征(胡修棉,1999),这均反映了当时海水处于贫氧-缺氧的还原环境、并发生了生物绝灭事件的结果。

岗巴宗山剖面在赛诺曼阶/土仑阶界线层上也发现了碳酸钙含量明显偏低,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的现象(陶然,1989),这同样反映了该区当时海水处于贫氧-缺氧的还原环境,并发生了生物绝灭事件的结果。

另外,在赛诺曼阶/土仑阶界线层上,在定日贡扎剖面中还发现存在87Sr/86Sr的明显变化。定日地区白垩纪中期赛诺曼阶/土仑阶界线附近87Sr/86Sr的比值较低,约为0.7076(胡修棉,1999),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洋底处于一个相对扩张时期,在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同时,大洋拉斑玄武岩大量自洋脊溢出,向当时的古海水提供了大量低87Sr/86Sr比值的锶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