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个营销人员的准备?

如题所述

做好营销工作并不容易,并非谁都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所以,在从事营销工作的开始,你要先做好各种准备。其中营销口才就是你必须学习的内容。

基本的推销口才技巧

在推销工作过程中,我们处处都应注意正确地使用服务用语。服务用语是推销工作的基本工具,怎样使每一句服务用语都发挥它的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推销员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服务用语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应根据推销性工作岗位的服务要求和特点,灵活地掌握。推销工作中常用的基本用语很多,这里列举数例:

迎客时说“欢迎”,“欢迎您的光临”,“您好”等;

对他人表示感谢时说“谢谢”,“谢谢您”,“谢谢您的帮助”等;

接受顾客的吩咐时说“听明白了”,“清楚了,请您放心”等;

不能立即接待顾客时说“请您稍候”,“麻烦您等一下”,“我马上就来”等;

对在等候的顾客说“让您久等了”,“对不起,让你们等候多时了”等;

打扰或给顾客带来麻烦时说“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打扰您了”,“给您添麻烦了”等;

由于失误表示歉意时说“很抱歉”,“实在很抱歉”等;

当顾客向你致谢时说“请别客气”,“不用客气”,“很高兴为您服务”,“这是我应该做的”等;

当顾客向你致歉时说“没有什么”,“没关系”,“算不了什么”等;

当你听不清楚顾客问话时说“很对不起,我没听清,请重复一遍好吗”等;

送客时说“再见,一路平安”,“再见,欢迎您下次再来”等;

当你要打断顾客的谈话时说“对不起,我可以占用一下您的时间吗?”“对不起,耽搁您的时间了”等。

在推销接待工作中,使用礼貌用语应做到自觉、主动、热情、自然和熟练。把“请”、“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最基本礼貌用语与其他服务用语密切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给我们的推销工作增添绚丽的色彩。

推销员如何正确使用礼貌服务用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在运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1)注意仪态

每一个推销员都应注意说话时的仪态。与顾客对话时,首先要顽带微笑地倾听,并通过关注的目光进行感情的交流,或通过点头和简短的提问、插话,表示你对顾客谈话的注意和兴趣。为了表示对顾客的尊重,一般应站立说话。

(2)注意选择词语

要注意选择词语。在表达同一种意思时,由于选择词语的不同有时会有几种说法,推销员由于选择词语不同,往往会给顾客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请往那边走”使顾客听起来觉得有礼貌,如把“请”字省去了,变成“往那边走”,在语气上就显得生硬,变成命令式的了,这样会使顾客听起来很刺耳,难以接受。另外,在服务中要注意选择客气的用语,如用“几位”代替“几个人”,用“贵姓”代替“您姓什么”,用“去洗手问”代替“去上厕所”,用“不新鲜,有异味”代替“发霉”、“发臭”等等。这样,会使人听起来更文雅,免去粗俗感。

(3)注意语言简练。

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明确,突出中心。在推销过程中,与顾客谈话的时间不宣过长,这就需要我们用简练的语言去交谈。在交谈中,推销员如果能简要地重复重要的内容,不仅表示了对话题的专注,也使对话的重要部分得到强调,使意思更明白,并能减少误会,这种做法很好。

(4)注意语言音调和语速

要注意语言音调和速度的运用。说话不仅是在交流信息,同时也是在交流感情。许多复杂的情感往往通过不同的语调和语速表现出来。如明快、爽朗的语调会使人感到大方的气质和亲切友好的感情;声音尖锐刺耳或说话速度过急,使人感到急躁、不耐烦的情绪;有气无力,拖着长长的调子,会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因此,在与顾客谈话时,掌握好音调和节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通过婉转柔和的语调,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很好的语言环境。搞定客户的7个过程

在营销过程中,客户拜访可谓是最基础最日常的工作了:市场调查需要拜访客户、新品推广需要拜访客户、销售促进需要拜访客户、客情维护还是需要拜访客户。很多销售代表也都有同感:只要客户拜访成功,产品销售的其他相关工作也会随之水到渠成。

然而,可能是因为怀有一颗“被人求”高高在上的心态;也可能是因为对那些每日数量众多进出频繁的销售代表们司空见惯,所以就有很多被拜访者对那些来访的销售代表们爱理不理;销售代表遭白眼、受冷遇、吃闭门羹的故事也多不胜举。很多销售代表也因此而觉得客户拜访工作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切入点找准方法用对,你也会觉得客户拜访工作并非想象中那样棘手。拜访成功,其实很简单:

(1)开门见山,直述来意

初次和客户见面时,在对方没有接待其他它拜访者的情况下,我们可用简短的话语直接将此次拜访的目的向对方说明:比如向对方介绍自己是哪个产品的生产厂家(代理商);是来谈供货合作事宜,还是来开展促销活动;是来签订合同,还是查询销量;需要对方提供哪些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等等。如果没有这一番道明来意的介绍,试想当我们的拜访对象是一位终端营业员时,他起初很可能会将我们当成一名寻常的消费者而周到地服务。当他为推荐产品、介绍功能、提醒注意事项等等而大费口舌时,我们再向他说明拜访的目的,突然来一句“我是某家供应商,不是来买产品,而是来搞促销……”,对方将有一种强烈的“白忙活”甚至是被欺骗的感觉,马上就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这时,要想顺利开展下一步工作肯定就难了。

(2)突出自我,赢得注目

有时,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拜访某一家公司,但对方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是哪个厂家的、业务员叫什么名字、与之在哪些产品上有过合作。此时,我们在拜访时必须想办法突出自己,赢得客户大多数人的关注。

(3)察言观色,投其所好

我们拜访客户时,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对方不耐烦、不热情地对我们说:“我现在没空,我正忙着呢!你下次再来吧。”对方说这些话时,一般有几种情形:一是他确实正在忙其他工作或接待其他顾客,他们谈判的内容、返利的点数、出售的价格可能不便于让你知晓;二是他正在与其他的同事或客户开展娱乐活动,如打扑克、玩麻将、看足球或是聊某一热门话题;三是他当时什么事也没有,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心情不好而已。

当然,第一种情形之下,我们必须耐心等待,主动避开,或找准时机帮对方做点什么,比如,如果我们的拜访对象是一位终端卖场的营业员,当某一个消费者为是否购买某产品而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时,我们可以在一旁帮助营业员推介,义务地充当一回对方的销售“帮手”以坚定顾客购买的决心;在第二种情形下,我们可以加入他们的谈话行列,以独到的见解引发对方讨论以免遭受冷遇;或者是将随身携带的小礼品(如扑克牌)送给他们,作为娱乐的工具。这时,我们要有能与之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姿态;要有无所不知、知无不尽的见识。在第三种情况下,我们最好是改日再去拜访了,不要自找没趣。

(4)明辨身份,找准对象

如果我们多次拜访了同一家客户,却收效甚微:价格敲不定、协议谈不妥、促销不到位、销量不增长,等等。这时,我们就要反思:是否找对人了,即是否找到了对我们拜访目的实现有帮助的关键人物。

这就要求我们在拜访时必须处理好“握手”与“拥抱”的关系:与一般人员“握握手”不让对方感觉对他视而不见就行了;与关键、核心人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建立起亲密关系。所以,对方的真实“身份”我们一定要搞清,他(她)到底是采购经理、销售经理、卖场经理、财务主管、还是一般的采购员、销售员、营业员、促销员。在不同的拜访目的的情况下对号入座去拜访不同职位(职务)的人。比如,要客户购进新品种,必须拜访采购人员;要客户支付货款,必须采购和财务人员一起找;而要加大产品的推介力度,最好是找一线的销售和营业人员。

(5)宣传优势,诱之以利

商人重利。这个“利”字,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公益”和“私利”;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好处”,只要能给客户带来某一种好处,我们一定能为客户所接受。

首先,明确“公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较强的介绍技巧,能将公司晶种齐全、价格适中、服务周到、质量可靠、经营规范等能给客户带来暂时或长远利益的优势,对客户如数家珍;让他及他所在的公司感觉到与我们做生意,既放心又舒心,还有钱赚。这种“公益”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对方更多的人知晓;知晓的人越多,我们日后的拜访工作就越顺利:为因没有谁愿意怠慢给他们公司带来利润和商机的人。

其次,暗示“私利”。如今各行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很多厂商针对购进、销售开票、终端促销等关键环节都配有形式多样的奖励或刺激;各级购、销人员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哪一家给他的“奖励”多,他自然就对哪一家前来拜访的人热情了。和“公益”相比,“私利”就该暗箱操作了,最好是做到只有“你知,我知”。

(6)以点带面,各个击破

如果我们想找客户了解一下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客户在介绍有关产品价格、销量、返利政策、促销力度等情况时往往闪烁其词甚至是避而不谈,以致我们根本无法调查到有关产品的真实信息。这时我们要想击破这一道“统一战线”往往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重点突破对象。比如,找一个年纪稍长或职位稍高在客户中较有威信人,根据他的喜好,开展相应的公关活动,与之建立“私交”,让他把真相“告密”给我们。甚至还可以利用这个人的威信、口碑和推介旁敲侧击,来感染、说服其他的人,以达到进货、收款、促销等其他的拜访目的。

(7)端正心态,永不言败

客户的拜访工作是一场几率战,很少能一次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销售代表们既要发扬“四千精神”: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为拜访成功而努力付出;还要培养“都是我的错”最高心态境界:“客户拒绝,是我的错,因为我缺乏推销技巧;因为我预见性不强;因为我无法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拜访失败而总结教训。只要能锻炼出对客户的拒绝“不害怕、不回避、不抱怨、不气馁”的“四不心态”,我们将离客户拜访的成功又近了一大步。

获得顾客的信任

顾客对商品、商店、售货员的信任感对其购买行为有很大影响,而这种信任感又常常取决于售货员的语言。售货员不能老是盯着商品说话,不能老是把自己和顾客限于买卖关系之中,而应着眼于多重的人际关系,以不同的身份说话。

首先,要以服务员的身份说话。

售货员和顾客不单是买卖关系,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售货员不单要向顾客提供商品,更要提供服务,不能让顾客“花钱买气受”。当售货员以服务员的身份说话时,应该注意敬语和委婉语的使用。售货员的一声“您好!”“谢谢!”“再见l”常常能获得顾客的好感,沟通对方的感情,促成买卖。对顾客的生理缺陷和忌讳都应用委婉语,不要直说。如不要说:“您太胖了,不能穿这件衣服。”另一方面,要善于接纳顾客的意见。顾客购物时,总是要追求两个目的:既要价廉,又求物美,当两者不能统一时,他就可能提出看法。这时售货员不要以辩论的口气去反驳,和顾客形成对立,而应当先接纳顾客的意见,然后再舍一端,取另一端,加以说明。

比如,顾客说:“哎呀,怎么这样薄,恐怕不结实。”这时不要说:“谁说的?怎么不结实?您难道连这点眼力都没有?”而不妨也接纳顾客的意见,然后舍去“物美”不谈,只在“价廉”上做文章:“是呀,薄是薄了点,但便宜呀;再说现在穿衣服,只要穿一两年,就要换新样式,用不着太结实。”这样说,表示尊重顾客的意见,肯定其判断力,消除顾客的对立心理,进而说明自己的意见,显得可信可服。

同样,如果顾客对“价廉”提出质问,售货员就应舍弃“价廉”而只谈“物美”。如顾客闯:“怎么这样贵?”如果答“嫌贵就别买”或“这还贵呀,那种更贵呢”,这样就会引起顾客的反感,打消买此物品的念头。要是说:“贵是贵了点,但您看这质量、这样式,一等品。花钱还不就是买个地道货,您说是不是?”这样就使顾客感到此物确实值得买。

其次,要以权威的身份说话。

在买卖过程中,顾客对售货员怀有双重心理:一方面有戒备心,怕售货员是王老二卖瓜,自卖自夸,甚至怕被欺骗;另一方面又有信任感,认为售货员懂商品,又懂行情。售货员应针对顾客的信任心理,以权威的身份说话。比如顾客经过一番挑选后,常会问:“请问,我是买红的好呢?还是买绿的好?”这时售货员就应根据自己的判断确定一种:“红的好。红的配您的肤色最适宜,再说很多人都买这种。”这就坚定了顾客的信心,促成了买卖。

再次,以朋友的身份说话。

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要避免“公事公办”的面孔。在这里,回答问题要尽量避免否定式,、多用肯定式。如顾客问:“有青岛啤酒吗?”“没有。”回答得硬邦邦,一下就拉大了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如改用肯定式,“对不起,现在只有北京啤酒”就好多了。

除此之外,还可互换角色,使两者关系更接近些。如顾客想买而又犹豫时,售货员可说:“假如我是您,我就买。因为……”售货员的这样互换方法,容易得到接受。

敲开陌生客户的心扉

据统计,很多业务员在拜访陌生客户时成功率比预期低,甚至远远低于正常水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注意沟通的方式,比如说询问。巧妙的询问在拜访陌生客户时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让你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快速了解一个陌生客户的实际需求,他们过去经销相关产品的经验,以及他们现在想找什么样子的新牌子或产品等,这些重要信息都有助于一个业务员制定、修正自己的谈判策略,提高拜访陌生客户的成功率。

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不仅业务新人普遍出现这个问题,一些工作很多年的“老”业务员甚至一些企业的销售经理也是如此。他们出现的问题,常见有两种:一是还没有掌握一个陌生客户的实际需求之前,就开始莽撞的谈业务,谈判策略自然缺乏针对性,效率可想而知!另一种是在试图了解陌生客户的一些信息时,询问方式不对,导致无法获得需要的重要信息,因此,也就无法制定和调整谈判策略,失败的比率当然也很高。

以上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关系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业务员如何拜访陌生客户,特别是拜访时要如何向对方巧妙询问以了解对方。业务员只有真正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应用,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首先,业务员必须明确在拜访陌生客户时,需要了解对方什么信息。这样才能为如何设计询问方式提供方向。当你在面对一个陌生客户时,无外乎需要了解以下的内容。

(1)受访者个人情况

适当的了解对方的一些个人情况,有助于你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跟对方建立人际关系。如对方是业务主管或是公司老板,你跟他的谈判方式和重点就自然不一样了。

(2)受访者公司概况

了解客户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成立时间、历史、股东、经营理念、网络、经营品牌以及经销业绩等),有助于你评估客户的资源是否适合你公司的代理要求,以及双方是否具有长远的战略合作的可能。

(3)代理什么品牌

如果客户过去有代理类似产品,了解他们过去的代理经验,有助于理解客户再接新晶时究竟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4)接新品的动机和思路

询问对方接新品的动机和想法,有助于你进一步评估双方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制定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谈判策略。

业务员在向客户了解上述内容的同时,还要懂得把握发问的主动权和询问的时机。一些业务员在接陌生客户电话或者拜访陌生客户时,经常被对方“反客为主”:客户对自己公司的一切情况包括合作条件等,都了解清楚了,业务员还不知道对方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以及有关合作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等。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业务员要善于把握发问的主动权,在完全掌握对方的信息之前,如果对方欲了解详细的合作细节,业务员则要避免谈及细节,可“粗线条”的敷衍几句,然后在回答的时候话锋一转继续向对方发问。

因为只有在对方不了解你的情况下,你向他了解的信息才是比较真实的。一旦对方先行掌握了你的情况,你向他发问时,他的回答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和欺骗性。所以业务员在进行实践时,不但要先了解清楚陌生客户,的相关信息,还要注意获取信息的时机,否则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失去实践价值。

如,业务员在刚接触对方时,可以利用简单的寒暄时间获取对方的信息。(1)拜访陌生客户时

先问好,主动询问对方贵姓和职务,同时主动交换名片。

业务员:“您好,请问您是张总吗?”

客户:“你好,不好意思,你找的张总正在忙,所以我来先和你谈一下!我是公司的销售经理,我姓刘。”

业务员:“您好,刘经理,很高兴认识您!这是我的名片,以后多向你请教!”

刘经理:“不客气,我们先到那边坐一下,先互相了解一下再说……”

(2)接陌生客户电话时

问好,主动询问对方的姓名、公司名称和职务,所在地区,联系电话,现在主要代理什么品牌等。

业务员:“您好,请问您贵姓?您是在哪个地区?”

客户:“你好,我姓刘,我在北京。”

业务员:“刘先生您好,请问您是北京哪个公司?主要做什么业务?怎么称呼您?”

客户:“我们是北京某某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我是公司的销售经理,我们主要做几个化妆品厂家在你们那里的总代理。”

业务员:“你好,刘经理,很高兴接到你的电话,也很高兴认识你!我去过北京,不知贵公司主要代理什么牌子?”

刘经理:“不客气,我们主要代理两个牌子,一个是广州的××,一个是上海的××。”

业务员:“哦,那你们现在北京操作的怎样?主要在什么渠道进行销售?”

刘经理:“还不错,主要做专卖店渠道,商场专柜也做,商场主要是做个形象。”

业务员:“哦,你们一般在什么类型的专卖店铺货?有上促销吗?在商场有做几个专柜?”

刘经理:“就是有一定档次的品牌化妆品专业店,前期3个月要上促销,但是厂家要有物料支持。我们在5个商场有做专柜。”

业务员:“太好了,操作方式和我们公司很接近……”

当然,询问是有技巧的,任何时候不太可能向前面说的案例一模一样,所以在向陌生客户发问时,还要注意发问的方式。目前在营销界运用比较普遍的询问形式主要有两种:开放式和封闭式发问。

(1)开放式的询问示范:

开放式的询问方法又分为“直接询问”和“间接询问”,一般适合在跟客户刚开始接触时,话题不多时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引出很多对业务员有利的话题和信息,也不至于冷场。

例如:想了解客户代理了什么品牌?

直接询问:

贵公司现在代理什么品牌?

间接询问:

不知道你们的业务倾向于什么渠道,你们目前代理的牌子是什么?

例如:想了解对方对自己公司产品的看法。

直接询问:

您怎么看我们公司的产品?

间接询问:

我们公司的产品主要的特点就是比较有“卖点”,很多客户都有这种看法,您怎么看?

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率的获取对方的真实想法,业务员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把握住对方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在展开谈判时就比较有针对性了。

(2)封闭式询阀

当无法对客户的意图做出准确判断时,这时你需要用到这种方式来获取对方的最终想法。比如是或否的提问方式,比如二选一的提问方式。切记在刚开始时不要采用这种发问方式,因为这种发问的回答很简单,容易导致没有话题而冷场。

关于“是否”的询问:

例1:“您近期是否有接新品的打算?”

例2:“您是否认为厂家的货款可以月结很重要?”

“二择一”的询问:

有如一个经典的小故事“您需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一样,这种发问方式是类似的。

例l:“你们找新品是注重厂家的人员支持还是货款的结算方式?”、

例2:“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是明天晚上见,还是后天晚上见面再谈一次?”

以上为两种询问方式的举例,业务员在刚开场要避免冷场时,要以使用“开放式”的发问方式为主,当对对方的某个意图难以判断时,即可使用“封闭式”的发问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务实践时,这些方式是需要灵活贯通的,不能教条式的使用!

业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作灵活的准备。只有掌握了陌生客户的这些信息,业务员的谈判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针对客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精确打击”。

这样,陌生的客户也将不再陌生。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实用口才全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