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是谁

如题所述

1860年出生于鸡山村的唐国安
唐国安(1860—1913),男,字介臣,今珠海唐家鸡山人,清华大学创始人。1873年,被选送为第二批留美幼童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初入新不列颠中学,后考入耶鲁大学法律系。1881年归国后,初任上海某校教员,继任教于约翰书院(即后来的圣约翰大学),并被聘为《南方报》编辑,期间,还兼任寰球中国学生会会董。1887年调到北京任外务部司员,兼任职京奉铁路。1909年,被委为在上海召开的万国禁烟会议的中国代表,在会上慷慨陈词,力主禁烟禁毒,以利民生。其时,清廷筹建清华学堂,唐国安为全职会办,于1909—1911三年间,协助各省直接派遣三批留美学生。1911年2月,游美学务部将“游美肄业馆""正式定名为“清华学堂”,唐国安任清华学堂副监督。同年,复任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二届万国禁烟会议代表。1912年4月,北京政府外交部取消游美学务部,其原有一切职权划归清华学堂接管,唐国安被任命为正监督。5月,清华学堂改称为清华学校,“监督”改称为“校长”,唐国安出任第一任校长。而后,唐国安殚精竭虑,尽力为学校的发展制定规划,在行政、财政和体制三方面推动清华教育的近代化,为日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13年去世,是唯一死于任上的清华校长。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

国立清华大学 1928.8 - 1937.8
梅贻琦 校长 1931.12- 1937.8
吴南轩 校长 1931.4 - 1931.6
罗家伦 校长 1928.8 - 1930.5

清华学校 1912.10 - 1928.8
温应星 校长 1928.4 - 1928.6
曹云祥 校长 1922.4 - 1927.12
金邦正 校长 1920.9 - 1921.10
张煜全 校长 1918.7 - 1920.1
周诒春 校长 1913.10- 1918.1
唐国安 校长 1912.10- 1913.8

清华学堂 1911.4 - 1912.10
唐国安 监督 1912.4 - 1912.10
周自齐 监督 1911.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0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

国立清华大学 1928.8 - 1937.8
梅贻琦 校长 1931.12- 1937.8
吴南轩 校长 1931.4 - 1931.6
罗家伦 校长 1928.8 - 1930.5

清华学校 1912.10 - 1928.8
温应星 校长 1928.4 - 1928.6
曹云祥 校长 1922.4 - 1927.12
金邦正 校长 1920.9 - 1921.10
张煜全 校长 1918.7 - 1920.1
周诒春 校长 1913.10- 1918.1
唐国安 校长 1912.10- 1913.8

清华学堂 1911.4 - 1912.10
唐国安 监督 1912.4 - 1912.10
周自齐 监督 1911.2
第2个回答  2010-08-20
1860年出生于鸡山村的唐国安
唐国安(1860—1913),男,字介臣,今珠海唐家鸡山人,清华大学创始人。1873年,被选送为第二批留美幼童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初入新不列颠中学,后考入耶鲁大学法律系。1881年归国后,初任上海某校教员,继任教于约翰书院(即后来的圣约翰大学),并被聘为《南方报》编辑,期间,还兼任寰球中国学生会会董。1887年调到北京任外务部司员,兼任职京奉铁路。1909年,被委为在上海召开的万国禁烟会议的中国代表,在会上慷慨陈词,力主禁烟禁毒,以利民生。其时,清廷筹建清华学堂,唐国安为全职会办,于1909—1911三年间,协助各省直接派遣三批留美学生。1911年2月,游美学务部将“游美肄业馆""正式定名为“清华学堂”,唐国安任清华学堂副监督。同年,复任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二届万国禁烟会议代表。1912年4月,北京政府外交部取消游美学务部,其原有一切职权划归清华学堂接管,唐国安被任命为正监督。5月,清华学堂改称为清华学校,“监督”改称为“校长”,唐国安出任第一任校长。而后,唐国安殚精竭虑,尽力为学校的发展制定规划,在行政、财政和体制三方面推动清华教育的近代化,为日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13年去世,是唯一死于任上的清华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