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栅的黄氏宗祠

如题所述

黄氏宗祠,崇报堂,为下山虎格局,开龙虎门,坐庚向甲兼申寅分金,建于清同治元年岁次壬戌(1862年),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一个半世纪以来,黄氏宗祠历经沧桑,见证风云变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为后代儿孙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忆:
黄氏宗祠大门后匾有碑刻铭文:“我先祖燕林公,郁赞公,因明末之乱,隐笔田山阳,躬耕自乐。迨孚远公始于此,以农起家,迄今历十有二世,裔孙等追念祖宗功德之深且远,爰于壬戌岁建祠崇祀,所以崇报本而序昭穆云。众裔孙同敬识”。
这篇《建祠记》,叙述马栅黄氏先祖燕林公、郁赞公,于明末为避战乱,移居惠来县笔田山之南面(笔田乡),在这里以务农为生,自耕自食,自给自足。后来,裔孙孚远公移居马公栅这个地方,在此定居,开创黄氏基业,成为马公栅黄氏开基祖。孚远公从事农耕,迨至清同治元年(1862年)孙支(燕林公衍派第十二世)为了追念祖宗功德,建黄氏宗祠,即“崇报堂”。
从燕林公避乱笔田乡,孚远公开基创马栅黄氏,传至第十二代,历经明末,明灭,清朝的建立(1644)至壬成年(清同治元年,即1862年)这二百多年间,马公栅黄氏随着历史大潮,从避乱——开基——发展而建宗祠。先辈们披荆斩棘,历尽艰辛,从动荡到稳定,休养生息。时间虽不算很长,但,今天来追忆这段历史,能更好地激励后代儿孙慎终追远,励志向前。
黄氏宗祠有一个传说故事:原来公龛顶上存放有一小册子和一扁担,小册子是先祖国全公遗书,书中有遗文日:“吾生三子,螟蛉一子”,书中的四位祖就是孚远公传下的第五代,这黄氏宗祠,就是国全公派系所建,所以宗祠派下裔孙把这座宗祠叫“国全祖祠”。据2008年统计,派下裔孙有5886人(未含海外)。
随着时代的变迁,祖祠也历经风雨的洗礼,20世纪五十年代初(土地改革后),地方上把祖祠分给三户村民作为居宅,自此,祖祠由公有变为私人住房。七十年代,由于堆放柴草,不慎失火,祖祠惨遭回禄,以至严重受损,使其残破不堪。
改革开放之后,乡村经济得到发展,黄氏裔孙追念祖德,众议修复祖祠。经过多方的努力,筹划集资,赎回祖祠产权,成立祖祠复建理事会,向海内外裔孙发出捐资复建信函,得到内外裔孙热烈响应,于是,择吉于农历戊子年(2008)三月初二日兴工。按照祠宇原来格局,修旧如旧,经十余月的努力,终于在是年十二月二十日重光晋主,皆大欢喜,圆了夙愿。
如今公龛上供奉着祖宗牌位,首位是一世祖孚远公考妣,下位按孚远公嫡传二世至第五世诸公考妣顺序排列。龛几制作精美,龛前供列香案,庄严肃穆。梁楹上,泥金漆彩,凤托狮托,栩栩如生;镂雕花篮,美轮美奂;厅眉垂带,精工细刻,奇花异卉;屋顶上,凤尾雀翼,嵌瓷鸟兽,熠熠生辉;壁上彩画,形象生动,都可列为精品。照壁上,石刻金漆麒麟,更为祖祠增添气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