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下普洱茶的历史

简述一下普洱茶的历史

从时间的长度上看,普洱茶可划分为四大时期。
1.普洱茶的发轫时期(三国时期——1733年)普洱茶的雏形始于汉末。三国魏时张揖《广雅》有制作紧压茶的描述。“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这里所说制作法,正是饼茶制造工艺的萌芽阶段。唐朝将此压制技术发扬光大”明初年,太祖朱元璋取消紧压茶工艺令,这说明至迟在元代普洱地区就有压制紧压茶工艺。而云南山高皇帝远,恰巧把紧压茶技术完美地保存下来了故明谢肇淛《滇略》言“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个阶段称之为普洱茶的发轫和发育阶段,也是普洱茶在自然形态下的曼妙生长的历史时期。

2.普洱茶“号记茶”的历史时期(1733年——1938年)
以1733年同兴号茶庄成立为标志,至938年,其特征:一是各种商号相继成立。二是以石模和木模压制为制造工具。三是商标品牌标识已强烈凸现显。简言之,此时的普洱茶号已灿若星河,辉煌灿烂。

3.普洱茶“印记茶”的历史时期(1938年——1973年)
1938年12月16日,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省富滇银行合股成立了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至此,号记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原来的号记茶是用石模和木模压制的,而印记茶是用机械压制加工的,红印、蓝印、七子小黄印等皆为此时期的主要产品。这个时期从1938年延续到1973年。

4.普洱茶生、熟茶的分野时期(1973年——至今)
1973年以后,普洱茶开始了生、熟茶的两大历史分野。原有的普洱茶都是生茶,
是在岁月中慢慢的发酵、陈化而来。从1973年以后就有了大批量的人工发酵茶。事实上普洱熟茶产生首功应归于香港,40年代香港就进行了人工发酵的实验。五十年代,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实验,一份50年代广东省进出口公司的资料上面有熟茶发酵的流程标准,这个流程是建立在之前香港茶人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归根结蒂,云南茶人是在香港、广东试验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进而将其发扬光大、推向市场。熟茶的诞生实现了普洱茶的规模化生产,也才让普洱茶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1
普洱茶产制历史悠久,是云南传统名茶,也是中国名茶。其历史可上溯至汉末三国时期,人们称茶为“武侯遗种”。其贸易始于唐、闻名于宋,极盛于清。普洱茶在唐代已成为重要商品;明代“士庶所用皆普茶”,少数民族“不可一日无茶”;清代入贡朝廷,声名鹊起,成为国茶名品。

1940年,勐海茶厂正式成立并开始生产,创造了近代普洱茶产业的辉煌。1973年,人工后发酵工艺在勐海茶厂实验、推广并获巨大成功,从而揭开了普洱茶产业的新篇章。进入21世纪以来,普洱茶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品饮价值日益被当代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其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在此阶段,勐海茶厂的业界龙头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2007年11月,大益茶业集团竞标中国中央电视台黄金档广告时段并获得成功,开创了中国茶叶企业品牌运作的先河,“茶有益,茶有大益”带着大益人同时也是广大中国茶人内心的真切告白自2008年1月1日起响彻神州大地,极大地推动了普洱茶乃至中国茶叶的发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是这样定义的: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首先,我们对为这个定义而作出努力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然而,似乎从来没有任何一种茶类象普洱茶这样身世复杂,也从来没有任何一种茶类象普洱茶这样外表粗朴简约而内质变化万千,所以"什么是普洱茶"这样看上去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不简单。"地方标准"的定义就有这么些问题:

  1、不利于原产地保护。想,把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原料大车大车拉到非洲美洲加工,做出来的不是普洱茶吗?但是,听说过茅台酒在其他省开分厂吗?况且,云南大叶种完全可以引种到非洲美洲,你说人家生产的不是普洱茶?但是,为何云南宜良生产的宝洪茶,又是小叶种,加工工艺完全是龙井工艺,香气指数还在绿茶中最高,为何人家就不让你叫龙井茶?
  2、加工工艺问题:"后发酵加工成"这里指的只是人工发酵,即先发酵再制成品形状;实际上,发酵本身也就是加工;
  3、普洱茶分青饼熟茶两类:如果只是熟茶叫普洱茶,那人工发酵技术是1973年才有的,是不是1973年以前没有普洱茶?
  4、如果承认1973年以前是有普洱茶,(这一点我想谁都不好意思否定),只是不应该叫普洱茶而是青茶或绿茶(这一点似乎有道理),但是,这意味着,要么是我们割断了历史,要么是历史犯了错误?只是有一点,如果普洱茶名来源于普洱地名(有好多说法另文讨论),但是人工发酵技术是在昆明搞出来的,为何不叫昆明茶,要叫人家普洱茶?
  5、如果只是熟茶叫普洱茶,那青饼、青砖不叫普洱茶的话,到市场上走走,您立刻会发现,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尊重现实;红印黄印你说它是青茶绿茶,商家肯定会说你是茶盲——同时这又意味着,要么是我们无视现实,要么是现实错了。
  6、"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这样的文字说的是质量较好的普洱茶的效果,如果确确实实是普洱茶(尽管只是该定义说的熟茶),但质量较次的普洱茶,汤色完全可以红浓,但却并不一定明亮;"陈香"二字之外,我们看不出这和红茶有多大区别。
  7、不管自然还是人工,发酵过程并非一次性完成;从生产加工到流通存放,直到被消费的最后一刻,发酵一刻也未停止;所以,"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没有这一点,普洱茶没有今天这个样子,更不会有明天拭目可待的辉煌。

  说了半天,这时会有人问:你说人家没说清普洱茶,那你说说看。

  ——好,没问题, 定义的目的是确定本质;虽然定义本身并没有确定的定义。但是一个定义既要反映事物本质,又要坚持和逻辑和现实的统一;至少,要坚持三条原则:

  1、历史与现实统一原则:我们尊重客观现实,又不割断历史;(这里顺便说说"传统普洱茶与现代普洱茶"之分也不好。这种说法有意无意割断了历史,所谓传统并非仅仅属于历史:如果民间作坊手工制茶是传统,机器揉捻机器压饼哪里不现代了?
  2、实用理性原则:要有利于原产地保护;
  3、约定俗成原则:"名者实之宾也。"历史和现实没错,青饼也是普洱茶没错。生普、熟普的说法大家都已经接受,是事实,只是普洱茶不同其他产品,每片普洱茶真正成品是直到被喝掉的那一刻。

  所以,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