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怎样与幼儿相处》

如题所述

断提高自身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及个别教育之所以强调对幼儿的观察,其实目的很简单,无非就是要教师深入理解并了解幼儿,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某一个独立行为,更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全面认识,这就包括对于幼儿某一行为客观原因的了解,还涉及对他们行为理由的理解。不仅要善于洞察幼儿行为发生,更要从中感悟幼儿行为发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幼儿,才能融入幼儿这个大集体中。如果教师对幼儿没有进行仔细观察,只根据表面现象去判断幼儿行为,就很可能对幼儿造成极大伤害,甚至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这种情况在工作实践中是常见的。
曾有较熟悉的一例子:班上某小朋友画画特奇怪,不管老师教什么样的人物画,只要经他画出来准定是面目表情憎恨、愤怒、怪异,再者就是画面涂上全黑,起初老师没了解情况只是以为其幼儿顽皮的杰作也就批评而过,反倒效果更糟。但事后经过调查分析,原来幼儿上小班时因父母离异而跟外婆住一起,以后一直留下了父母当年吵架的阴影,这样一来,造成对孩子的世界充满恐惧憎恨,加上老师的不谅解,其只能把感情发泄在画纸上。出现这种情况大多因老师对幼儿观察不仔细、了解不过多,那么又怎么能和幼儿达成互动关系呢!在这样的教育下培养出的孩子当然不能称得上身心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02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
1、在与孩子的相处时,我们不能总站着,居高临下地跟孩子说话,而是一定要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2、多用心去倾听孩子的讲话,久而久之你也学会怎样用心去读“孩子”这本书。同时,也具备了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朋友的条件。
3、尊重孩子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在家庭中建立亲情乐园,要从尊重孩子开始,尊重孩子的隐私开始。
4、孩子需要大人的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与激励应当是每个家长的座右铭。
5、永远不能对孩子说:“滚出去!”我们有义务保护孩子、关心孩子、以及教给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与本领。
6、家长与老师都必须懂得孩子的心理,在孩子最需要的关怀、照顾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反应,对孩子施予更多的关怀与爱心,满足孩子感情和心理上的饥渴,尽量能做到与孩子心心相通。只有适时地搭建心灵相通的桥梁,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7、放纵孩子虽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但起码能让孩子自由自在。打击却不一样,它能毁掉孩子,会使孩子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