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与腮边长了小红痘痘,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痤疮别名青春痘是一种与皮脂代谢有关的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病变,因好发于青春期,所以老百姓俗称为“青春痘”。中医认为痤疮是青年人气血旺盛,加之阳热偏盛,脉络充盈,内热外壅,怫郁体表,外受风邪所致,又有内热、肺热、血热、肝热、阴虚内热之分。脓疱等皮损属于风热、热毒所致。中医给药草本肤康,中药治疗痤疮。囊肿性痤疮、聚合性痤疮等炎性症状不明显,慢性过程,为寒疮寒疡之证。痤疮的发病与皮脂的代谢有关,只要有生命存在就会有皮脂代谢,所以就会有发生痤疮的可能性,只是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病率而已,青春发育期高发。
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中医古代称之为面疮、酒刺,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
除儿童外,人群中约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经患过本病(包括轻症在内)。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该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 青春痘是青春期的孩子常见的皮肤性疾病,也是比较容易发病,如果处理不好它就会留下痘印痘疤。
痤疮表现:
发炎后的表现:丘疹、脓疱、囊肿等。同一个人的脸上或身上可以长着各种不同形式的痘痘。非炎症的表现:粉刺。 痘痘的后遗症:红色印迹、痘疤。
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毫米不等;脓疱大小一致,其中充满了白色脓液;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的位置更深,充满了脓液和血液的混合物。这些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和窦道等。炎症性皮损消退后常常遗留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临床上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3度、4级:1级(轻度):仅有粉刺;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一些炎性丘疹;3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较多的炎性丘疹或脓疱;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
痤疮 - 临床症状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1、基本损害为毛囊性丘疹,中央有一黑点,称黑头粉刺;周围色红,挤压有米粒样白色脂栓排出,另有无黑头、成灰白色的小丘疹,称白头粉刺。若发生炎症,粉刺发红,顶部发生小脓疱,此时可影响容貌。破溃痊愈后,可遗留暂时色素沉着或有轻度凹陷的疤痕,有的形成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等多种形态的伤害,甚至破溃后形成多个窦道和疤痕,严重者呈橘皮脸。临床上常以一、二种损害较为明显,往往同时存在油性皮脂溢出而并发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此时面部油腻发亮,还可发生成片的红斑,且覆盖上油性痂皮,常年不愈。
2、发病部位以颜面为多,亦可见于胸背上部及肩胛处,胸前、颈后、臀部等处(见下图)。自觉可稍有瘙痒或疼痛,病程缠绵,往往此起彼伏,新疹不断继发,有的可迁延数年或十余年。
3、聚合性痤疮病程长,多发于男性,常见丘疹、结节、囊肿、脓肿、窦道、瘢痕等多种损害混合在一起。此痤疮分布广泛。
4、炎症性皮损有多种表现: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丘疹脓疱型,这是最常见的是丘疹脓疱型痤疮,这种痤疮常常有粉刺和脓疱或丘疹,也就是说这种痤疮通常会同时具有非炎症性和中度炎症性皮损。痤疮的严重程度主要是由粉刺和丘疹及脓疱的比率来决定的。丘疹和脓疱越多,痤疮就越重。这种痤疮的症状表现为红色小包、包头略带黄色,发病很痒,但是不能挠,会留下疤痕。
痤疮 - 类型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类型图册
1、点状痤疮
点状痤疮,多表现为黑头粉刺。黑头粉刺是堵塞在毛囊皮脂腺口的乳酪状半固体,由于露在毛囊口的外端发黑而得名。如加压挤之,可见头部呈黑色,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2、丘疹性痤疮
丘疹性痤疮皮损以炎性的小丘疹为主,小如小米,大如豌豆,较为坚硬,色泽呈淡红色至深红色,中央可有一个黑头粉刺或顶端尚未变黑的皮脂栓。
3、脓疱性痤疮
脓疱性痤疮以脓疮表现为主,小如谷粒,大如绿豆。一般为毛囊性脓疱和丘疹顶端形成脓疱,破后脓液较粘稠,平复后可遗留较浅的瘢痕。
4、结节性痤疮
当发炎部位较深时,脓疱性痤疮可以发展成壁厚的结节性痤疮。结节性痤疮的大小不等,有的位置较深,有的显著隆起而呈半球形或圆锥形,色泽呈淡红色或紫红色。这种痤疮可长期存在或渐渐吸收,有的化脓溃破形成显著的瘢痕。
5、萎缩性痤疮
丘疹性损害或脓疱性损害可破坏腺体,引起凹坑状萎缩性瘢痕,即萎缩性痤疮。溃破的脓疱,或者自然吸收的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都可引起纤维性变及萎缩。
6、囊肿性痤疮
囊肿性痤疮是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常继发化脓感染,破溃后可流出带血的胶冻状脓液,而炎症往往不重,以后形成窦道及瘢前。
7、聚合性痤疮
聚合性痤疮是皮肤损害中最严重的一种,皮损多形,由很多的粉刺、丘疹、脓疱、脓肿、囊肿,以及窦道、瘢痕、瘢痕疙瘩集簇发生。
痤疮 - 患病人群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痤疮图册
虽然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在发病年龄上,女性明显比男性早,而且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有人对10~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表明,13岁以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4岁以后则男性高于女性。 另有调查发现,青春期以前极少发病,性功能丧失或减退的人如古代宫廷被阉割的太监不发病,性功能降低的人,如应用睾丸酮可促使胡须的生长和痤疮的发生,用促皮质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疾病 时,常引起 痤疮性皮疹,女性在月经前常有痤疮发作。青春期后女性迟发痤疮的发生率占该病总数的18.4%,而男性仅为8.3%.女性发病年龄早可能与女性的青春期限启动较早有关。而女性青春期后痤疮较多则可能与女性的卵巢、肾上腺或局部雄激素代谢等功能异常有关,还可能与女性面部化妆及美容按摩等因素有关。
在病因方面,男女亦有一定的差别。国内一项对痤疮患者雄激素水平的研究显示,男性患者血中雄激素水平高明显于正常对照组,而女性患者只是略有增高。这表明男性患者的发病可能与血中雄激素的水平关系更加密切。但另有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生不完全是由于血液循环中雄激素过多所致,而是与外周皮肤组织中雄激素的代谢紊乱有关。
痤疮 - 中医分类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1、肺经风热证:表现为颜面潮红,粉刺焮热、瘙痒,或有脓疱,苔薄黄,舌红,脉细数等症状。一般面鼻及胸背部痤疮属肺,是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
2、脾胃湿热证:皮疹红肿瘙痒,常伴有大便不畅,消化不良,腹胀,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常由于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导致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
3、肝气郁结证:多见于女子,皮疹反复发作,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联。一般年龄偏大的女性,伴有月经不调,属于此类。
4、肝肾阴虚证: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皮疹色红不鲜,常见面色晦暗,色素沉着,神疲乏力,苔薄白,脉濡滑等症状。
5、热毒血热型: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  

痤疮 - 中医辨证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中医认为:寻常痤疮为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学属“粉刺”范畴。多因青春期气血阳气偏盛, 风热邪毒凝滞,湿瘀互结,聚积于面,阻塞毛窍而发疹。根据本病在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邪正演变,临床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瘀结三型。但纵观痤疮的发生发展,“热”、“湿”、“瘀”始终贯穿整个病程,且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我们认为“湿热瘀结”为其根本,因此治疗上多采用京珠堂人参玉面膏等外用药膏局部涂抹,以清热除湿有效治疗痤疮。“热”与“湿”互搏难解难分,缠绵难愈;“瘀”与“湿热”互为因果,又加重“湿热”;“瘀”不消,则“湿热”难以祛除。确立清热利湿、祛瘀化脂为治疗原则。洁美保健露认为痤疮是血中有血热存在,血中之毒是由五脏蕴热,注入血脉。另外经络中血气不和,外来湿邪、热邪损伤人体血液,导致痤疮。中医在临床上将痤疮分:湿热症, 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议使用中医痤疮净配合治疗,调节肌肤生理环境,恢复水油平衡,抑制多余油脂同时促进痘痘的消褪,预防痘痘再生。给予肌肤全面细腻的保护,重现健康状态。
痤疮 - 病因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发病原理图册
1、痤疮最主要的因素是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分泌率增加,在青春发育期,雄性激素可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性腺 、皮脂腺 发育良好,腺体肥大增生,分泌也会增加。因此 青春期的发病率会高一些,这就是“青春痘”的来由。
2、毛囊是管道系统,毛囊口如果出现问题,管道本身出现问题,管道关键地方出现问题,都要发生炎症的。雄性激素 影响毛囊皮脂腺腺体角化,毛囊细胞过度角化以后,在脱落的时候就会堵塞毛囊,使毛囊口变小,管腔狭窄、闭塞,皮脂淤积于毛囊口而形成脂栓。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长在脸上的白色小颗粒,称之为白头粉刺或粟丘疹 。
3、跟微生物的增多与聚集有关系,在人体的皮肤表面,皮肤及毛囊 内有一些常驻菌,本身并不致病,但这些微生物在痤疮形成过程中,在特定环境下会发生问题,特别是汗液,皮脂是含脂类的物质,皮脂分泌多了,皮脂 很浓很稠的时候,加上环境污染的粉尘,脱落的角化细胞混合在一起,就会堵塞毛囊,这个时候毛囊的环境发生的改变是缺氧了。
4、遗传。基本上有60%左右的患者跟家族史有关,有一些遗传倾向。
5、跟药物有关,特别是含碘剂、溴剂的药物,还有长期吃激素也容易引起痤疮,还有化妆品,某些化妆品加了激素成分在里面,长期使用了带有激素的化妆品,可以使皮肤变薄、毛囊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抵抗力就低下了。毛细血管扩张以后,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血管内的一些大分子物质容易漏出,因此容易发生过敏症状,也容易发生感染和炎症。因此就需要有这种症状的病人逐渐停用或减少含激素的药物或化妆品。
6、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气的污染,饮食结构的变化,粉尘的增多,激素的滥用,生活节奏的加快,都是我们发生痤疮的诱因,值得一提的是精神因素,精神因素非常重要。 
致病菌
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也称痤疮杆菌、疮疱丙酸杆菌,是造成青春痘的主要细菌。基因组研究显示该细菌的几个基因能够制造一些分解皮肤组织的酶和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短杆菌,细胞内寄生,属于皮肤的正常菌群,一般寄居在皮肤的毛囊及皮脂腺中。随着青少年的发育成熟,毛囊口出现角栓,皮脂腺分泌功能也明显增加,因皮脂含有较多脂肪酸等成分,适合P. acnes的生长及繁殖,从而成为痤疮最主要的病因之一。
正常皮肤每平方时有104个本菌,在临床标本中常可检出,本菌能使皮酯中的类脂形成长链脂肪酸,刺激局部并引起皮脂管梗阻。本菌也是最常见的污染菌。
痤疮 - 别名及注解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痤疮图册
1、暗疱:疱,pao,亦“皮包”,指皮肤上长得象水泡一样的小疙瘩。暗疱,即暗藏在皮肤里的小疙瘩,亦“痤疮”;
2、暗疮:疮,指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疮,暗疮,即暗藏在皮肤里面的疮,亦“痤疮”。一般在美容院将痤疮多称为“暗疮”;
3、粉刺:痤疮发病初期,由于毛囊过度角化而形成。一般分为开放性及闭合性粉刺两种。开放性粉刺亦称黑头粉刺,皮损针头大小,中央有明显扩大的毛孔,皮脂栓阻塞于毛囊口,表面因皮脂氧化而呈黑色,易挤出白色脂栓。闭合性粉刺亦称白头粉刺,皮损顶端呈白色或淡红色,针头大小,很难看到开口;
4、丘疹:疹,指皮肤上发起的小颗粒,像小山丘,故称为丘疹,形象叫法,亦痤疮;
5、囊肿:内含液体或伴固体物质的囊疱,亦表皮囊肿,是痤疮久治不愈形成的囊肿物;
6、米疮:形似米粒大小,故名之,亦痤疮;
7、青春籽:由于青春期体内雄激素分泌增高,面部产生的一种类似于米粒大小的皮肤病,亦“痤疮”;
8、青春痘:因青春期发病率较高而得名,又名青春美丽痘;
9、痤疮:亦寻常性痤疮,属皮肤病学标准名词。痤:A、疖(jie)子,如痤痱(指痱子和疮疖);B、痤赘(小疖);C、痈(yong),痈疽;
10、黑头:是美容界的俗称,又称黑头粉刺;
11、酒米:属痤疮范畴,指痤疮在未形成黑头前,毛孔中出现的黄黑色突出皮肤少许的微粒体。
痤疮 - 病证分级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严重程度分级有助于正确地选择治疗方案,目前根据国际改良法进行分级:
1. 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脓疱,总皮损小于30个;
2. 中度(Ⅱ级):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皮损在30-50个;
3. 中度(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症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皮损数在51-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个;
4. 重度(Ⅳ级):结节性、囊肿性和或性痤疮,伴有疼痛并形成囊肿,总皮损多于100个,结节或囊肿多于3个。 
痤疮 - 鉴别诊断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根据患者多为青年男女,常伴有皮胭溢出,损害为多数散在丘疹或脓疱,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对称分布等,本病不难诊断。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多于中年时期发病,好发于颜面中部,损害为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
职业性痤疮
常发于与焦油、机油、石油、石蜡等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可引起痤疮样疹,损害较密集,可伴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尚可见于手背、前臂、肘部等接触矿油部位。
颜面扩散性粟粒狼疮
损害为棕黄色或暗红色半球状或略扁平的丘疹,对称分布于眼睑、鼻唇沟及额部,在下眼睑往往融合成堤状,病程慢性。
痤疮 - 痤疮的危害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痤疮严重影响的这些俊男少女的美貌,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痤疮是在普通痤疮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这类的痤疮症状会比普通的症状更为严重,也更加的难以操控。而痤疮的病程一般来说是比较长的,患者也大多是男性,而且痤疮的症状会表现出丘疹、结节、囊肿、瘢痕等表现,痤疮的分布也是格外广的。对于中高度的痤疮,这类的痤疮不但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多。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是很长的,发病的时候还会伴有强烈的疼痛感,如果没有很好的调理,很轻易有疤痕产生。
痤疮 - 促使因素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1)雄性激素的支配。
(2)避免机械刺激:用手挤压,或与羊毛,粗糙的纺织品接触可使皮疹加重。
(3)某些药物:加碘化物、溴化物、卤化物可产生或加剧痤疮。肾上腺皮质激素、苯妥英钠、异烟肼等也可产生或加重痤疮。
(4)环境过热或潮湿可使痤疮加重。
(5)过多的糖、脂肪、淀粉类及刺激性食物可使皮脂分泌量有显著增加。
(6)微量元素锌缺乏、胃肠功能紊乱,如便秘、遗传因素等,都可以使痤疮产生和加剧。
(7)月经和避孕药:许多少女和青年妇女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长出痤疮;还有一些女性在服用避孕药以后长出痤疮。
(8)化妆品使用:使用含油脂多的面霜或粉底可以产生闭合型粉刺,加重痤疮。
(9)软膏:使用含大量油脂的药物性软膏,同样会加重痤疮。
(10)精神紧张:经常情绪不稳定生气或精神紧张会加重痤疮。
(11)饮酒:我们平日所饮的各种酒里都含有不同浓度的酒精。酒精使血管扩张,血液被大量送往皮脂腺,促使皮脂腺分泌过多。
内在因素:
1.雄激素分泌过盛:是最主要的原因。特别是青春期男女雄激素分泌过盛是形成"青春痘"的主要原因。雄激素可直接刺激皮脂腺增多,促进毛囊的角化,堵塞毛孔引起炎症,造成粉刺,面疱的产生。
2.与女性生理周期有关:有些女性在月经来临之前,面疱加剧。主要与激素分泌改变有关。
3.身体内在疾病或功能紊乱:如胃、肾、肝等脏器病变,特别是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等会诱发痤疮的产生。
4.精神紧张、疲劳过度、睡眠不足等。
5.过食油腻,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甜食。
外在因素:
1.清洁不当:致使毛孔堵塞,细菌感染引起。
2.乱挤、乱抠、针挑不当:有些人长了粉刺后,乱挤压引起细菌感染。
3.应用劣质化妆品,如两用粉饼、粉底等。
4.紫外线及某些化学物质等。
痤疮患者应注意的不良因素有:
1.化妆品应用过多,尤其是粉剂、膏剂的化妆品,涂抹以后就会加重毛囊皮脂腺开口出的堵塞情况,因此,在痤疮时期,尽量避免应用这类化妆品。同时,如果在温热的环境中,毛囊开放时,猛然进入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会刺激毛囊痉挛性的收缩,也会加重毛囊口的堵塞。
2.洗脸的过度频繁,在洗脸时水温也不可太高,高温会刺激皮肤分泌更多的油脂,要注意用温清水清洁皮肤,尽量减轻毛囊口的堵塞,每日洗脸2次左右即可,切记过度按摩脸,肥皂或洗面乳也以中性温和为宜。如果已经有点轻微脱皮,洗脸的次数就更应减少。
3.饮食及药物的刺激,常吃麻辣烫、火锅、甜点、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引起上火,加重痤疮。还有一些药物对痤疮也有一定的刺激,我们平时吃的许多药物都含有刺激性毒素,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毒素便积累到皮肤组织内,除了引起粉刺痤疮外更会对原来已经长出的粉刺痤疮起到催化作用,导致情况恶化,不愈。
4.不良的卫生习惯,不少人的日常卫生习惯存在很大问题,比如经常用手碰触面部,再比如自己的毛巾换洗不勤等,这样都会人为的给细菌或者螨虫在面部的滋生制造了条件,进而就长起了粉刺痤疮,这也是最被人们所忽略的一点。长痤疮,要格外注意卫生。
痤疮 - 治疗
认领机构:求医网痤疮专题

治疗原则
1.综合性治疗 由于痤疮发病机制的多元化以及疾病不同阶段主要矛盾的不同,因此治疗方法需经常调整。

2.个体化治疗 应根据皮损性质、严重程度、药物机制、既往治疗史、经济状况以及发病机制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患者本人的治疗方案。

3.心理治疗 病人应了解痤疮的病程、饮食、不良反应、如何使用护肤品和化妆品。

4.长期坚持治疗。

用药
(1)局部外用药物 维A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但此类药物有很强的副作用,主要用于重度痤疮患者,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口服抗生素 首选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其次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避免选择常用于治疗系统感染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疗程通常6~12周。
(3)口服异维A酸 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量60mg/kg为目标。
(4)抗雄激素治疗 如口服避孕药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商品名达英-35),适用于女性中、重度痤疮患者,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表现(如多毛、皮脂溢出等)或多囊卵巢综合征。迟发型痤疮及月经期前痤疮显著加重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应用口服避孕药。
(5)口服糖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暴发性或聚合性痤疮,遵循短期、小剂量、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的原则。
(6)
(7)其他 对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还可考虑物理治疗,如光动力疗法(PDT)、果酸疗法、激光治疗等。

食疗药方
饮食是防止痤疮的一个基本方法。

1、忌食高脂类食物。高脂类食物能产生大量热能,使内热加重。因此,必须忌食如猪油、奶油、肥肉、猪脑、猪肝、猪肾、鸡蛋等。
2、忌食腥发之物。腥发之物常可引起过敏而导致疾病加重,常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扩大而难以祛除。因此,腥发之物必须忌食,特别是海产品,如海鳗、海虾、海蟹、带鱼等。肉类中的性热之品也是发物,如羊肉、狗肉等,可使机体内热壅积而加重病情。
3、忌高糖食物。人体食入高糖食品后,会使机体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从而使痤疮连续不断地出现。因此患者忌食高糖食物,如白糖、冰糖、红糖、葡葡糖、巧克力、冰淇淋等。忌食辛辣之品。这类食品性热,食后容易升火,痤疮者本属内热,服食这类食品无疑是火上加油。忌服补品。有些家长生怕发育期的孩子营养不够,于是拼命进补,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补药大多为热性之品,补后使人内热加重,更易诱发痤疮。

民间偏方
水牛角丝30克,生地15克,白芍20克,丹皮10克,紫草10克,红藤20克,玄参20克,当归6克,白鲜皮30克,丝瓜络10克,钩藤15克,甘草6克。水煎,可内服(日1剂,分3次服)或擦洗面部。
取赤药12克,丹皮10克,枇杷叶9克,生草9克,桑皮9克,菊花9克,苦参9克。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加水浸泡后煎煮至沸腾,滤出,服用。每日1剂。
取白芍3克,细辛3克,桃仁3克,通草2克,大枣2枚。将大枣掰开,然后将上述所有药材放入一个杯口带滤网的杯中,倒入滚沸的开水冲泡后服用。每日早七时下午四时服用为佳。

清肠排毒
痤疮有多种发病因素,身体内分泌的变化、消化不良或便秘等胃肠障碍,精神紧张,等因素都是造成痤疮的主要原因,其中大肠毒素堆积是主要诱发因素。人体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部分堆积在毛囊皮脂腺内,以油脂携带的形式存在,就形成了痤疮。抑制内分泌的西药,虽然疗效显著,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服用时有效,停药后马上反弹,并且产生依赖性。长期服用,导致内分泌紊乱,并有导致抑郁症的报道,因此不可取。定期使用舒泰清清肠,保持肠道畅通才是最有效,最安全的解决之道。肠道吸收毒素减少,通过血液循环达到毛囊皮脂腺的毒素也会减少,痤疮也会随之减少。实践也支持这一理论,大便通畅,便次多的人,很少长痤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11
没有清洁干净,回忆一下是不是平时洗面奶这边的忽略了 或者是洗面奶这边没有冲洗干净,平时注意饮食清淡,保持面部清洁卫生,去药店买个红霉素药膏,或者是眼药膏,睡前清洁完皮肤之后涂上,第二天会好很多
第2个回答  2016-03-11
青春逗…别吃辣的上火东西,有什么针挑破他们,然后涂点杀菌的,或者买点治疗痘痘药膏……早睡这是重点
第3个回答  2016-03-11
考虑是糠秕孢子菌感染的毛囊炎,多发于胸、颈、面、肩、背和上肢,皮损为圆形毛囊性红色丘疹,伴发散在毛囊性小脓包,皮损广泛、散在尔对称。青年患者常被误诊为寻常痤疮。建议口服尹曲康唑。外用1%特比奈芬霜。少吃鱼虾、牛羊肉、辛辣油腻性物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3-11
找个女朋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