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到户外干活是用什么装茶水?

如题所述

人到户外干活是用水方,水囊装茶水。

水方意思是木制的方形盛水器。出自唐 陆羽 《茶经·四之器》。水囊也是古代出行途中用来装水的容器,多用猪、牛、羊皮或膀胱制作。

水器分为,盘,匜,盂,鉴,缶,瓿,盆,斗,壶,罍。盘,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盂,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鉴盛水器,也可盛冰为冰鉴。形体一般很大,大口、深腹、平底,也有圈足,两侧有兽耳。青铜鉴出现于春秋中期,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最为流行,西汉时期仍有铸造。 鉴,也是重要的水器之一,或者无耳,或有两耳、四耳。是一种大盆,通常有三种用处:其一,是盛水用以洗浴;其二,贮水籍以照面;其三,用来装冰,即《周礼》所说的冰鉴。鉴这个字解作镜子、光照、审查,即源于此。 盆,大型食器与水器。流行于春秋时期,战国秦汉也见到,用途与盂相同,盛放熟食兼用盛水。器形为圆形,折肩,深腹,平底,双环耳或兽耳,多数带盖,有底设三足。器身多饰有春秋战国时流行的铜器纹样,亦有少数为素面。壶,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罍,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1
1,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国道家五行思想与儒家为国励志精神而设计,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
2、笤:以竹丝编织,方形,用以采茶。不仅要方便,而且编制美观,这是由于古人常自采自制自食而特意设置。
3、炭挝:六棱铁器,长一尺,用以碎炭。
4、火夹:用以夹炭入炉。
5、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铁为之,唐代亦有釜瓷石釜,富家有银釜。
6、交床:以木制,用以置放茶釜。
7、纸囊:茶灸热后储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8、碾、拂末:前者碾茶,后者将茶拂清。
9、罗合,罗是筛茶的,合是贮茶的。
10、则:有如现在的汤匙形,量茶之多少。
第2个回答  2016-05-17
瓦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