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刑罚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酷刑,是为了处死或惩罚犯人的残酷刑法,主要包含凌迟、斩首、腰斩、剥皮、炮烙、宫刑等。著名的有“满清十大酷刑”、“商朝十大酷刑”等。

商朝酷刑——金瓜击顶、劓殄、炮烙、虿盆(万蛇坑)、醢刑、脯刑、坐嘉石、汤刑、滴刑(滴水刑)、剜目、刨心(挖心)等。

满清酷刑——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活埋,鸩毒,棍刑,锯割,断椎,灌铅,弹琵琶,抽肠,骑木驴等。

民间酷刑——浸猪笼、夹手指、人彘、火刑、红绣鞋等。

凌迟

中国古代各种残酷的刑罚中,最惨无人道的莫过于凌迟。凌迟,原来写作“陵迟”,本意指山丘的缓延的斜坡。荀子说:“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意思是指,三尺高的陡坎,车子便拉不上去,但百仞高的大山因为有平缓的斜坡,车子可以一直拉到山顶。后世将陵迟用作刑罚的名称,仅取它的缓慢之义,即是说以很慢的速度把人处死。而要体现这种“慢”的意图,就是一刀一刀地割人身上的肉,直到差不多把肉割尽,才剖腹断首,使犯人毙命。所以,所谓“千刀万剐”指的就是凌迟

腰斩

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车裂

所谓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撕裂为五块,所以名为车裂。有时,执行这种刑罚时不用车,而直接用五条牛或马来拉,所以车裂俗称五牛分尸或五马分尸。

斩首

斩首是古代执行死刑的手段之一。先秦时的死刑有车裂、斩、杀等名目,但那时的斩不是斩首,而是斩腰。执行时,囚犯的身体伏在“椹质”上,刽子手用巨斧砍断其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3
古代的刑罚列举有如下:
1、腰斩: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2、五马分尸: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
3、凌迟:最早是把人杀死之后再剁成肉酱,称为「醢」,后来发展更加精细,目的还是要让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施刑,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以后才死。据说发展到后来,每次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从脚开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断气。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执行人也要受刑。
第2个回答  2020-12-13
在奴隶社会时期,刑罚分正刑、流刑和徒刑三种,正刑包括墨、劓、宫、髌、大辟等五种刑罚。上述几种刑罚,除死刑外,其余都是以残害肢体、摧残器官的肉刑,这种传统遗害深远。在奴隶社会时期,刑罚分正刑、流刑和徒刑三种,正刑包括墨、劓、宫、髌、大辟等五种刑罚。上述几种刑罚,除死刑外,其余都是以残害肢体、摧残器官的肉刑,这种传统遗害深远。西汉文帝虽然废除了墨刑、劓刑、宫刑、髌刑,但不久又重新设置宫刑,其他三刑一直延续到隋代以前。夏代的刑罚制度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习惯,实行以墨刑、劓刑等五种正刑为主的刑罚制度。同时,也存在统治者随意自创的刑罚,《尚书·大传》中便记载夏代有3000余种刑罚。
第3个回答  2020-12-15
一般性的罪责是最高是死刑,流刑大多是受牵连的的人才有,残酷的刑罚只有是造反,欺君,大不敬或者情节极其恶劣才有的待遇,夏代五刑--墨、劓、剕、宫、大辟先秦五刑之外的酷刑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放在炭火里烧的一种酷刑。汤镬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投入到滚汤中的煮死的一种酷刑。车裂,俗称五马分尸,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5辆马车上撕裂肢体。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凌迟一条。元代正式列入刑法内用。腰斩,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笞刑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主要偏用鞭子.杖刑就是打板子,隋唐以来五刑之一。分五等,由六十至一百,每等加杖十.宋明清三代规定妇人犯了奸罪,必须“去衣受杖”,除造成皮肉之苦外,并达到凌辱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