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的由来

如题所述

节气的由来和含义如下: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就开始实行了,二十四节气最初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并且将天气的变化和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生长联系在一起,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时间表。
《淮南子》中有这样的描述:“黄帝始以正月为元,立石为标”。所谓的“立”就是立起、竖立的意思,正月所指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是正月,中国人最重视的一个月,所谓年之初。“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自然现象变化规律,指导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第2个回答  2020-09-19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3个回答  2020-09-19
这是古代劳动者为了种地方便创立的吧。。。。
第4个回答  2020-09-19
节气是起天皇氏制干支伏义氏作甲历真夏后以从农耕而定节气。